今天(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日子。这一理念科学阐明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20年来,在“两山”理念重塑美丽中国的同时,西北地区的铁路以铁轨为“笔”、以绿色为“墨”,在西北大地书写生态答卷,也折射出全国绿色发展的澎湃动能。
西北地区建设“绿色铁路”的实践,是“两山”理念在西北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甘肃铁投集团在建设银兰高铁期间,环水保投资约8.6亿元,实现了绿化576公顷,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4.05%,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川青铁路坚持绿色施工,在选线、建设和运营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筑起一条绿色生态的高原“天路”;西成高铁为守护朱鹮安全,在洋县段高铁路基两侧安装特制防护网,紧紧筑牢生态屏障……铁路建设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助力列车在铁道线上越行越快、越行越稳、越行越远,也为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写下生动注脚。
铁路建设中的绿色实践,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助推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陕西考察并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近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实现常态化长效监管;甘肃境内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到Ⅱ类;贺兰山脉在持续保护与修复中逐渐焕发新颜……这些实打实的生态成果,助力西北大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不断提升。环境好了,便有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路径——丰富的旅游资源、日渐改善的生态环境、愈发成熟健全的基础设施等都吸引国内外游客到西北地区参观体验,绿水青山不断转变为“金山银山”。比如,国铁兰州局开行的“环西部火车游”旅游列车串联河西走廊、六盘山、崆峒山等,带领游客欣赏西北风光;随着黄河流域沿线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羊皮筏子、“三炮台”等吸引着更多人前来体验黄河风情。
从西北地区铁路的绿色探索“透视”全国的绿色发展,“两山”理念正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铁路营业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为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双增长”;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贡献了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这些覆盖多个领域的绿色成果,既助力神州大地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也彰显了“两山”理念正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站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节点上,让我们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以持续深化的生态实践守护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让美丽中国新画卷更加绚丽多彩。(文字:陈达、吕晓娇;漫画:许恒铭)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