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要闻

国际锐评丨中国方案为全球妇女发展提供新路径

2025年10月14日 09: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

“此次峰会意义重大,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对于13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外媒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提出4点建议,并宣布了中方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5项举措。与会领导人认为,中方在成功实现自身妇女事业发展的同时,以鲜明责任担当和强大领导力为世界妇女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在中国有句广为流传的说法——“妇女能顶半边天”,意思是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与男性同等重要的作用。今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即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30年前,北京世妇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推动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如今,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全球治理走到新十字路口的重要节点,如何加速推进妇女全面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

“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4点建议,旨在为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奠定基础、指明关键、提供保障,同时突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对《国际锐评》分析说,习主席提出的4点建议以及中方作出的郑重承诺,清晰地表明中国是北京世妇会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是保护妇女权利承诺的履行者,也是全球治理倡议的践行者。巴西《论坛》杂志认为,中方“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提供新模式”。

了解当前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现状,更能理解这份“中国方案”的重要意义。眼下,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5年时间,妇女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给全球女性带来了更多机会。一方面,针对妇女的暴力、歧视和经济不平等依然存在,极端气候灾害、性别数字鸿沟等新挑战日益凸显。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报告显示,仅消除性别数字鸿沟一项举措,就可惠及全球3.43亿妇女和女童,预计到2030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1.5万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方案”的提出无疑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助推力。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区域主任克莉丝汀·阿拉布评价说,此次峰会“恰逢其时”。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中国是倡导者,也是实干家。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明确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6.9亿妇女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9岁;高等教育在校生女生占比达到50.76%;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四成……一系列数据见证了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到帮助数千名女孩走出大山的校长张桂梅,再到进行“太空授课”的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

“中国的成功范例为其引领全球妇女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这是肯尼亚《星报》的评价。1980年,中国成为首批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国家。如今,中国与全球140多个国家、420多个妇女组织等保持友好交往。从鲁班工坊为各国培养培训女学员,到“菌草”种植技术帮助100多个国家妇女就业,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能全球妇女事业发展。

此次峰会上,中方宣布了支持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最新举措,包括未来5年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等。外界认为,中方正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不断推动国际妇女交流合作。

当前,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冲突战乱,20亿妇女和女童缺乏社会保障。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全球妇女事业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需要以更大的决心与智慧应对。2025金秋时节,从北京再出发。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努力,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女性力量。

(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尕藏智华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