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陈亚莲:青藏高原的“诗画”天使

2015年01月31日 23:06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 陈平
分享到:    

  一位年轻画家,她的作品10年前只值50元,10年后则飙升至200万元,她就是被誉为“中华奇女子”的陈亚莲。作为中国新一代朴素主义画风的代表,在这10年间,她的命运之旅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05年11月28日是,“《我的西藏十年》画展”在人民大会堂拉节帷幕,29岁的女画家陈亚莲用10年时间倾心创作的《生命的曙光》、《父亲》、《提香》、《岁月》、《鹰》等作品展现在人们眼前,其朴素简洁的画风,如同春风,刮进每一位观展者心里。

    很多女性追逐时尚的时候,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只身一人闯进了生存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为身边的人所感动。 

    自1996年至今,陈亚莲先后入藏数十次。其间她和藏族同胞一起,曾不顾山体滑坡的危险,用三天两夜的时间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区州的阿尼玛卿山,一起穿越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林场,躲过草原上狼群数次的攻击。面对随时降临的生死考验,陈亚莲却将其看作是“一种经历,一种积淀,只有这样深厚的积淀,才会使你非常完整地了解他们,深入他们,再现他们。”

    1998年,陈亚莲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走进西藏”画展,其作品风格几乎让所有人认为这作品出自老者之手。如果不是走近陈亚莲,几乎让人无法相信,她这么年轻,虽然能孤身一人深入藏区,画出古朴、苍劲甚至带有一种沧桑内涵的作品来。毕竟那时西藏题材的作口微乎其微,尚属冷门,因而画展轰动一时。而陈亚莲的心境却是失落的,因为“我发现我画出的只不过是一些表皮的东西,我还没有真正地进入他们。我不是一名纯粹的画家,应该说只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

    和最初两次走进西藏不同,1998年开始的后4年里,陈亚莲一直和藏族同胞朝夕相处,所有的作品素材均来自藏区活生生的人或事,“为了找到这个生活原型,我可以跋山涉水,即便是狼窝跟前也能呆两天。”

    那时,陈亚莲经常住的地方“非常简陋,窗户是纸糊的。有时在路上看到藏族老妈妈,她们都 会从怀里拿出饼子给我吃,我看到她们眼神中流露出来的一种爱和关怀。夜晚时分,数着天上的星星,听着外面狗熊的叫声,我才用绘画去完成一个个原始记录。”

    “画中的每个人物我都很了解,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故事。”《康巴母亲》是一位正在做饭的藏族母亲,母亲脸上还挂着饭粒;《觉悟坚赞巴》能看到老者脸上每一条细密的皱纹,手上的筋脉清晰可见;《生命的礼物》中一位年轻的藏族妇女怀抱初生婴儿,她的喜悦之情生动感人。

    在寻找一个个生活原型的过程中,陈亚莲和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有个喇嘛是他的好朋友,画展前两天还给女画家打电话,说:“我每天都帮你祈祷,我很想想念你,你好吗?”在2003年非典时,陈亚莲给他打电话说自己要去医院做义工,可能会传染染上非典,他说你要是被传染了我就去北京看你。陈亚莲说那会传染你的,人会死的,他说,那有什么。

    最让陈亚莲感动的一件事,是她在西藏发生车祸以后。那是在进藏的路上,当车子拐弯上桥时,司机踩了刹车,不知道马路上什么时候撒了好多沙砾,车子一滑,就撞在桥墩上翻下了桥。一阵眩晕之后,陈亚莲看见自己的一只胳膊已经被扭曲到了背后,骨头戳了出来,下意识一摸眼睛,发现也都是血。但幸运的是,陈亚莲活了下来,并且保全了画家赖以创作的胳膊和眼睛。

    车祸发生后陈亚莲回到北京做手术,手术后整整疼了一晚上睡不着,穿髓的钢针钻心地疼痛。一痊小活佛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陪着她,做手术的时候他在门口等着,做完手术又整整陪了她一个晚上,而且还帮她支付了一万元钱的住院费,“他生活很贫困,我都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钱,他知道我在西藏把所有的钱都捐了”,小活佛什么话也不说,只是看着画家,对她说“你好了,不疼了,我就回去了。”现在想起来,陈亚莲都会流泪。

    至今陈亚莲还记得,1998年她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画展的时候,来了一个藏族女孩,她是从拉萨考到北京来的研究生。在大厅里,女孩说我为你们唱一首歌吧,然后她就唱了那首太阳和月亮的歌:“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妈妈的名字叫天空;藏族和汉族也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母亲叫中国。”她先用藏语唱的,然后又用汉语唱,当时展厅里所有的人都停住了脚步听她唱歌,情景十分动人。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记录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们秀快就会看不到了……”

    在西藏的那些岁月里,陈亚莲亲眼看见了那些偏远的藏区,没有学校,也不通水电,她就想,自己能为藏族同胞做些什么呢?就是画画。有的人很不解,你画西藏为什么不画一些像朝拜啊、漂亮姑娘呀,美丽的服饰等等,为什么总是画一些已接近生命尽关的老人呢?女画家非常执着,因为她觉得自己是在陈述一个即将消失的历史,“如果我们现在不去记录那些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们很快就要看不到了。我们的现代工业革命很快就要淹没这些古老的文化,所以我要加快速度,像我用了10年的时间去西藏采风,目的就是为要记录他们,让古老文化永远存留下来。”

    在她400多平方米的画室内,陈亚莲总是非常投入地去作画。“我要全身心奉献给她,用生命去画她。” 她说自己作每一幅画时都是很激动的,处于一种痴狂的艺术境界,“如果自己不感动,又怎能感动别人呢。”

    10年间,陈亚莲完成了40幅大画,丈二大画《生命的曙光》历时5年,是她右手臂粉碎性骨折痊愈后艰难地完成的。每幅画都有一个感人的经历,而画家又很仔细地把这些经历都以诗句的形式表现出来。

    每一次去西藏,陈亚莲都是一个人走,许多人问她这样这样做是不是很危险?但她觉得没有危险就感觉不到真实的现状。”有一次在越过玛尼干戈草原时,一个藏族男子骑马把她带出来。他会说一点点汉语,他说:“姑娘啊,我在玉树草原见过你,陈亚莲奇怪地问:“玛尼干戈草原离玉树很远,你怎么会见过我呢?藏族男子说:“我老婆在玉树,你那时在草原上放电视给我们看。”陈亚莲这时才想起了她在玉树时给藏民拍DV,并当场放给他们看的情景。陈亚莲说:“一路上,他紧紧地揽着我的腰,并对我说,我要是掉下去了他会心疼的。他说‘你一个姑娘来我们藏区,就像我的小妹妹一样。’我感到非常高尚美好的情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