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晨光伴茶香 幸福“议”出来

拉萨市城关区丹杰林社区有个“早茶议事亭”

2023年09月25日 09: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_西藏商报    记者 次吉 实习记者 德吉央宗
分享到:    

不在会议室,没有主持台,几张桌椅围成一圈,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道丹杰林社区文明大院设立了一处“早茶议事亭”。在这里,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伴着晨光喝茶吃面,以“唠家常”的形式,把矛盾纠纷、居民诉求、意见建议等社情民意在“早茶议事亭”反映出来,同时也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把幸福“议”出来。

9月19日10点,记者走进丹杰林社区文明大院,院内一处写有“早茶议事亭”的蓝色遮阳棚映入眼帘,几位阿佳啦正围坐在议事亭内,喝着甜茶、聊着家常,讨论着大院里的事情。“我们大院的路面坑坑洼洼、不平坦,因为院里老人多,怕有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给居委会提出了铺设水泥路的建议,现在就等着居委会解决。”居民拉巴昌决说。

文明大院属于老旧居民大院,共五层楼,居住着48户121人。每层楼都有一位户长,负责日常检查楼层问题、了解每户家庭情况,并在“早茶议事亭”和其他楼层的户长、居民、社工一同商议,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平常虽然会有社区网格工作人员走访,但很多居民不好意思开口提意见。而在议事亭里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大家都不会觉得拘束,有什么问题也会及时说出来。”当记者问到大家对“早茶议事亭”的议事模式满意与否时,阿佳们纷纷微笑点头。

丹杰林社区位于拉萨老城区,辖区内共有789户2578人(古城区域)。为了及时收集居民家庭情况、邻里纠纷、社区改造等各类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9月12日,丹杰林社区居委会率先在文明大院设立了“早茶议事亭”,旨在给居民提供一个可以敞开心扉的地方,以“唠家常”的形式,把矛盾纠纷、居民诉求、意见建议等社情民意在“早茶议事亭”反映出来,同时也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丹杰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次仁朗杰介绍,长期以来,社区主要通过网格员每日巡逻的方式来探访民意,效果并不理想。一来居民面对网格员时,不愿意真正地袒露心声;二来网格员只有10名,辖区内大院多、居民多,需汇总的事项太多,力不从心。

“因为大院里很多群众都有早上聚在一起喝甜茶、吃藏面的习惯,我们就想到可以通过设立‘早茶议事亭’的方式,让居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吐露心声,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辖区各类问题。同时,也让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并参与社区工作,提升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次仁朗杰说。

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坐在“早茶议事亭”内,一边喝茶一边讨论。他们谈家长里短、谈院内治理,在闲聊中议事情、提意见、问措施、论对策,谈话过程中不时传出欢笑声。“早茶议事亭”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平日巡逻时,我们的网格员都会在‘早茶议事亭’里坐一坐,与居民一起唠家常、谈心事。同时,每周分三次汇总在‘早茶议事亭’了解到的各类问题,及时上报居委会,在社区与居民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丹杰林社区居委会主任洛桑多吉说。

洛桑多吉表示,下一步,丹杰林社区将逐步在辖区内规模较大的居民大院设立“早茶议事亭”,形成为民服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长效机制,同时,凸显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让“早茶议事亭”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社情民意的“搜集点”、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