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中国石油西藏分公司一年来的真实写照。
2021年全区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立即成立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思想破冰为切入点,组织两级党委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20场次,班子成员赴基层调研70余次,不断筑牢抓作风、转作风的思想根基.以基层调研、访谈了解、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开展作风督查,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扬石油人“团结、乐观、奋进、一流”的新时代西藏销售精神。
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西藏工作,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牢记总书记嘱托,将作风建设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各族员工在工作中互帮互助互学、生活中交流交往交融,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向同心同行。
725油库扩容改造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销售公司、西藏销售分公司2022年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西藏库容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现代化成品油库。从获批到主体项目完工仅用了90多天,刷新了西藏销售分公司工程建设“新速度”。
48岁的金珠是那曲市比如县人,725项目的负责人。“疫情不下线、我也不下线。”这是项目部向公司提交的抗击新冠疫情投身项目建设请战书。2022年西藏抗击疫情的120多天时间里,1米77的金拖着170斤的体重每天步行往返住处与项目施工地,体重降了15斤,走坏了5双鞋。金珠的父亲卧病在床半年之久,因为工期,一拖再拖,直至父亲去世,金珠都没见上最后一面。
采访过程中,他总谦虚地说:“我的事,不算故事,我们团队其他战友的故事才感人。”团队中的段冲振同志,父亲查出癌症,也不能回家看望,还有两位年轻同志定好的婚期也推迟了……
金珠带领的项目领导班子中汉族和藏族同志都有。抗击疫情期间,项目不停工,大家吃住都在一起,一起研究工作、落实工作。由于项目施工回不了家,在新年期间大家每人做上一道家乡的拿手菜,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了新年,增进了藏汉同事之间的情谊,团结友爱的企业氛围更加浓厚。因为项目领导班子的高度团结协作,使整个项目的进度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还使进度提前。
民族团结促发展的故事在中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还有很多。墨脱加油站5名员工4个民族(珞巴族、藏族、汉族、门巴族)撑起了墨脱县成品油稳定保供、富民兴边的一片天;双湖加油站的油车不仅是当地群众的油车还是“邮车”,油站不仅是油站,还是“水站”,守护着一方平安……
据了解,从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成立以来,共有46对不同民族员工结为伉俪,书写了中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不同民族同胞相亲相爱的新篇章,犹如糌粑与酥油茶不可分离,在雪域高原代代传唱。
乐观:高海拔更要积极作为推动实现创新发展
石油人总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从不满足于当下取得的成绩,乐观、积极、创新始终贯穿工作全程。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在改进作风过程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推动实现创新发展。
“高海拔不是不作为的借口,作为在藏央企,我们要扛起央企重任,不能躺着作贡献。”这是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对全体员工的严格要求。事实证明,正是这种甘于奉献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斐然。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清洁能源资源接续基地。作为在藏石油企业,安全环保是第一重要的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也成为西藏销售分公司坚定的信念。
近年来,西藏销售分公司累计投入7800余万元,对110余座库站进行油气回收改造;投入4.2亿元,对129座加油站进行防渗改造;投入近300万元建立公司VOCs检测中心,配齐油气回收系统检测设备,按照要求严格进行“三废”处置。
成品油作为危化品,加油全过程需加油员工手持加油枪加油,员工工作负荷量大、劳动效率低,一直困扰着西藏销售分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们终于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研发在加油过程中实现拔出枪头立即断油技术,既提升了加油现场本质安全,降低员工劳动负荷,提高加油效率,又相应减少大气污染。功夫不负有心人,“拔枪断油技术”成功研发并在机场高速机油站试点应用,目前该项技术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这是首个高原室外防爆加油机器人。记者 龙会琴 摄
2021年底,由中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投资110万元研发,国内首个高原室外防爆加油机器人在拉萨投入试用,顾客只要打开中油好客e站APP,输入匹配车型和加油的金额,机器人就能精准定位并打开油箱盖自动加油,整个加油过程不到三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预防加油过程中拔枪喷油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奋进:跑出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作为在西藏的中央企业代表,西藏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的身影。
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西藏社会经济建设,进一步弘扬优良作风,崇尚真抓实干,聚力乡村振兴担当作为,为“美丽西藏建设”持续贡献石油力量。
那曲双湖县海拔高、气温低、地广人稀,极端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极品的卤虫卵资源。2020年7月,中国石油投资1380万元的卤虫卵深加工厂正式投运,项目实行保护性开发,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成为县财政和牧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带动双湖贫困群众每人每年增收3000余元,为双湖的精准扶贫和长远发展带来持续发展动力。
“以前守着泉水,我们选择外出务工,如今进入家乡水厂工作,收入翻了一番,还有了五险一金,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山南市琼结县村民布琼告诉记者。他所说的就是中国石油投资4.3亿元的雅拉香布项目,公司生产的格桑泉矿泉水借助中国石油2万余座加油站销往全国,实现“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缴纳税金上百万元、促百人就业”的目标。除主推自有商品,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还尝试挖掘昌都红酒、墨脱藏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品,在各个加油站专门设置了西藏特色商品货架,推出四大类十余种扶贫产品,牦牛肉干、奶贝、糌粑糕点、林芝苹果、青稞食品等都摆在了货架上,年均销售超300余万元,为农牧民畅通了增收渠道。
图为西藏销售公司送油小分队春耕期间为农牧民送油到田间地头。(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供图)
为民服务强作风,沉下身子做贡献。西藏销售公司聚焦偏远乡镇,在全区119座加油站开通238条农机加油绿色通道,累计办理农机卡15万张,折扣优惠157万元。充分考虑春耕、虫草采挖季等实际情况,满足牧民群众日常用油需求,对“小、散、偏”的地方,提供流动加油车送油到田间地头服务,每年配送油料560余次,在有条件的站点免费提供清洁用水和休息区等便民服务,全力做实支农、助农、惠农工作。
从资源保供到送油下乡,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精心打造出遍布西藏74县的“人·车·生活”驿站,畅通了“油气能源血脉”,助力农牧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愿景。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中国石油驻藏企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六种力量”,履行“三大责任”,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以点带面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一流:打造高原特色一流销售企业
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冯术坤介绍:“公司自2021年开展作风建设工作以来,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扫除了一些作风积弊,破除发展障碍,公司作风建设向好向善,纪律、作风、执行力持续好转。一人多岗、一人多能、一岗多责逐步成为常态,一个有变化、有进步、有希望的高原特色一流销售企业正在崛起。”
围绕打造区内一流销售企业目标,公司全体员工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建设高原特色一流销售企业,公司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保障支撑。围绕打造一流的引领发展能力,公司突出德才实干导向,以能上能下推动干部队伍专业化高素质。围绕打造一流的价值创造能力,公司从严推行岗位合同管理,完善考核激励体系。
2022年,西藏销售分公司开展了“四查四提升”专项行动,进行“刮骨疗毒”、治理各类“疑难杂症”,发现问题952个,整改完成887个,整改完成率93.17%,实现全年零伤亡、零事故、零污染、零质量事故目标。
一年多来,公司秉承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的原则,累计发现纠治作风、纪律、执行力等3方面问题105个,公开通报批评21人,对2名中层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免职3名落实安全环保责任不到位的站经理,通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力的二级单位1家,持续释放作风建设一刻不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这是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的荣誉墙。记者 顿珠扎西 摄
在中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的石油精神教育基地内,一个个奖状讲述着中国石油西藏故事。
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重要贡献集体、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央企业红旗班组、全国“五一”巾帽标兵岗、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西藏自治区文明单位、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
一个一流的企业,作风建设是关键。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强说:“作风建设贵在时时,难在时时,体现的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考验的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分公司始终坚定这个信念,着力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石油销售铁军,努力成长为驻藏央企的标杆典型。”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