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边防战士用生命践行忠诚 用行动守护边防

2024年10月28日 08: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记者 牛玉壮 尹建铖 记者 次吉

太阳爬过山岗,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驻藏某部官兵整装待发,踏上巡逻路。

冬未至,但日喀则市岗巴县已然白雪皑皑。沿着山脊一直向上,雪地上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与以往不同,这次巡逻分队前进的速度似乎慢了许多……

“苦地方,累地方,建功立业的好地方!”这是老兵张雄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在退伍的前一天,这位老兵主动请缨想要参加最后一次巡逻,他表示想给自己留个念想,再看一看自己日夜守护的地方。

在此次参巡队伍中,出现了1个新面孔——刚下连不久的新兵马海鑫,这是他首次参巡。此次巡逻的目标山口海拔5600多米,和驻训地的海拔相差超过1000米,自然环境恶劣,山路崎岖难走。巡逻沿途上,陡峭的崖壁、嶙峋的碎石坡对官兵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积雪融化后,巡逻的道路结了冰,不久后又铺上了厚厚一层积雪,人走在上面十分吃力。行进途中,气温越来越低,寒风吹到脸上,刮得脸生疼,被阳光照耀的积雪,也格外刺眼。张雄走在队伍最前列,时不时提醒大家,“压低身体重心,时刻注意脚下。”在他看来,每一次巡逻都是一场战斗。

随着海拔不断攀升,山越爬越陡,气温越来越低,氧气也越来越稀薄,各类因素挑战着官兵们的身体极限,巡逻分队手脚并用在陡坡上前行。在松动的乱石和将近50度的坡上行进,每走一步都是在冒险。突然,马海鑫脚下一个趔趄,往下滑行了一段距离。说时迟,那时快,张雄一把拉住马海鑫,还好有惊无险。为了防止马海鑫再次遇到危险,张雄便将他带在身边,“手把手”传授巡逻经验。

4年来,这条巡逻路张雄已经数不清走了多少次。耸立的高山、冰冷的积雪、稀薄的氧气……这条路上的一切早已在他的心中生根。看着这条边境线,张雄忍不住回忆:“还记得第一次巡逻,当时还不太适应高原环境,一直缺氧。自己的氧气罐吸光了就把班长的拿来吸,两罐都吸空了还是没缓过来,直到巡逻返回吸了足足四罐,才缓过神,大家都戏称我‘吸氧小王子’。”话语里充满了他对军营和边境线的留恋与不舍。

“千难万险在脚下”,凛冽的风吹不倒忠诚的信念,刺骨的冷带不走戍边的赤诚。战士们把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全部倾注在脚下这条高低不平、上下起伏的巡逻路上,用生命践行忠诚,用行动守护边防。

一路上,寒风如刀片直戳脸颊,望着眼前一望无尽的荒山和狭窄陡峭的山路,巡逻官兵们却越走越有劲儿,一抹鲜艳的“中国红”在雪海云天中穿梭前行。

“什么也不用说,祖国知道我……”经过短暂休息,伴着高亢嘹亮的歌声,巡逻分队再次出发。张雄告诉大家,“没有界碑的边防线上,我们的身躯就是界碑。我们不能把祖国的领土守小了、守丢了,宁可生命透支,绝不使命欠账。”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巡逻分队抵达目标点位。战士们庄重地展开五星红旗,国旗飘扬在雪山之上。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边防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声声誓言响彻雪海云天。

“爸妈,第一次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上,我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巡逻结束回到驻训地,马海鑫第一时间拨通了父母的电话,他的手里攥着入伍前的一张“全家福”合影,在这个只有22岁青年的脸上浮现着中国军人的铁血与担当。此刻,“全家福”的意义是大家的团圆、小家的守望。


责任编辑:龙会琴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