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墨脱县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紧扣实际、紧盯难题:

探索“三立三破”新模式 筑牢稳定发展大基石

2025年02月03日 09: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图为墨脱县委领导带头执行“四下基层”等制度,在老百姓家里开展“家访”。

图为墨脱县定期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及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赴偏远乡村开展流动式的公共法律服务。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24年,墨脱县紧密围绕“三县一城”发展愿景,紧扣墨脱实际、紧盯治理难题,认真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和“三级和议”先进做法,积极探索出“三立三破”基层治理新模式,统筹协作、上下联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墨脱县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点面联动”立责,破解基层治理“各自为政”难题

墨脱县借力机构改革着力优化基层治理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三点一面”“点面联动”治理体系。以社会工作部为核心,突出统筹协调导向,积极整合县、乡、村三级基层服务资源,详细建立重点人员和重点事务工作台账,对出现的新矛盾、新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以“深访”解“民忧”。2024年以来,村级矛盾解决率提升15%,潜在上访率下降20%。

以政法委为核心,突出精细管理导向,深化“一张网、一平台”建设运用,做实做细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运行,加速综治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耕“一格”助“全域”。2024年,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59起,涉及资金2325万余元,化解率达92%。

墨脱县以司法局为核心,突出法律为民导向,探索“人工+智能机”新模式,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提供定点服务、组织“行走的公益法律服务”提供流动服务、引入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机提供智能服务,解锁高标准、不打烊,直达“最后一公里”的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在“护法”中“护民”。2024年,累计提供法律援助49件,解答法律咨询791人次,代写法律文书431份。

墨脱县织密联动治理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三服务三共建”为指引,打造墨脱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厘清基层社区和县直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共享资源、共商难题,实现优势互补,做到“一盘棋”统筹,切实提升整体治理效能,化“独斗”为“群治”。

“服务下沉”立信,破解基层治理“标本兼治”难题

墨脱县持续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在实践中探索出三种转换路径,扎实有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探索“家访”转换路径。严格落实领导带头“四下基层”等制度,推动“被动接访”向“主动送访”转变。2024年,各级领导“送访上门”超500余人次,足迹遍布45个行政村,切实打通“提前预告+现场办公+及时反馈+动态追踪”链条,极大提升群众满意度。

墨脱县探索“吹哨”转换路径,大力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部门候命”向“响应乡镇”转变。深入贯彻“基层统筹,多方协同”策略,全力打破部门壁垒,机制运行以来,各部门响应基层10余次,均能精准定位各类复杂问题根源,高效落实问题处置责任,成功攻克10余件重点难题,显著增强基层治理联动性。

墨脱县积极探索“速办”转换路径,创新推出“墨事即处,民意速办”线上诉求反映平台,推动“层层反馈”向“一键派单”转变。建立信息汇聚共享与问题联动解决机制,便捷高效办理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依据部门职责、法律法规找准解决路径,公开承诺办结时限,并开通热线实行全程监督,实现群众诉求“即接即办、流转提速、调度直达、限时化解”,切实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截至去年12月12日,平台共收集有效问题22件,已按时办结20件,2件正在有序办理,经回访,办结事项满意率达95%。

“触角前伸”立情,破解基层治理“事前预防”难题

墨脱县坚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联合”,以“三类人”为前伸触角,主动融入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情谊,为实现事前预防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依托“赤脚社工”做实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全县25名“赤脚社工”扎根乡土、热心奉献的优势,辐射带动成立45支村民志愿服务队,深入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念,着力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扶贫帮困助残等志愿活动,通过心贴心的服务消除“最后一公里”隔阂,切实构建起紧密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情感纽带。依托“网格专员”做细信息采集。依据墨脱县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状况,精心划分网格单元,招聘专职网格员67名、专职人民调解员12名,实现49个综合网格和5个专属网格全覆盖,并为网格员统一配发设备,充分发挥网格员深入一线、定期走访和专职人民调解员身在基层、与民同居的优势,构建起全面立体的情报信息网络,精准掌握矛盾纠纷苗头并提前介入,推动基层治理朝着精细化预防稳步迈进。依托“耆英善调”做优情理普及。充分发挥全县5位参与“耆英善调”调解机制的“老革命”阅历丰富、信仰坚定且威望崇高的独特优势,将其培养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力量,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耐心细致的沟通,弥合当事人之间的分歧与裂痕,助力仁义礼智信等进一步推广,引领和谐新风在基层开花结果。

图/文 记者 王珊 刘枫 通讯员 张珊珊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