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米林市羌纳乡西嘎门巴村:文化振兴点亮乡村发展新图景

2025年02月03日 09:4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珊 刘枫
分享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米林市羌纳乡西嘎门巴村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西嘎门巴村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小康示范村整体提升建设和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大力帮扶,新建房屋、村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路灯等基础设施,做到水电路讯网全覆盖,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紧盯交通枢纽主干道,沿线村组、河道林区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整治的工作氛围,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创造和谐美丽家园。西嘎门巴村合理规划并建好用好管好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法治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载体,配备图书、报刊等阅读类文化书籍以及跑步机、动感单车、按摩椅等体育设施,不仅可以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引导农牧民群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村民“记得住乡愁”,自编自排《美酒献给援藏功臣》等带有门巴特色的节目,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西嘎门巴村深入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依托区位优势,通过种植车厘子果树,采取不打农药、科学种植等方式,培育绿色有机无公害蔬果,打造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庭院经济——车厘子产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和发展藏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打造县级非遗工坊,制定“支部引领+藏纸生产+庭院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转移就业、能人带头、转变思想、分析调研等方式,多途径产业融合,因地制宜探索村发展新路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脱贫户、残疾人等8户1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增收,为村集体经济提供租金收入,进一步推动村庄的旅游发展。

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貌。西嘎门巴村开展庭院整治,清除私搭乱建、乱圈乱占、乱堆乱放,优化院内布局,做好人畜分离,形成覆盖房前屋后、村户庭院的功能性绿化带,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提倡孝老爱亲,践行“百善孝为先”,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培养农牧民群众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进一步营造和谐稳定的村庄环境。深入开展文明餐桌和村庄清洁行动,教育引导群众逐步养成节俭和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营造节俭、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