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看清楚咯,这钻孔的位置和深度可都有讲究,偏差一点,这泄水洞就起不了作用。”近日,拉林铁路嘎拉山隧道内传来“隆隆隆”的钻孔声。闻声寻去,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路桥车间扎囊路桥维修工区的桥隧工长张随军头戴安全帽、手持冲击钻,一边打泄水孔,一边和徒弟白耀元讲解操作要领。
当看到黑黢黢的洞口,第一次参与夜间隧道维修作业的白耀元心里难免有些发怵。张随军察觉到他的异样,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地笑道:“小白别怕,拿着工具跟紧我。”说着,递给他一副手套,白耀元微微点头,紧紧跟上他的步伐。
路桥车间高级技师张随军是白耀元的师傅,2021年拉林铁路开通时就来到了这里,已成为养护桥梁、隧道设备的行家里手。“拉林铁路地质构造特殊,铁路桥隧设备‘病害’多。”张随军说,保证管内桥隧设备状态良好、确保铁路行车安全是车间的头等大事。
在钻孔过程中,一块碎石突然飞溅而来,张随军眼疾手快,一把将白耀元拉到身后,“小心!”待确认安全后,他才松开手,关切地查看白耀元有无受伤:“没事吧,这隧道里啥情况都能碰见,得时刻留意。”白耀元点头,表示没有事。
“只有保证作业时的人身安全,才能更好地保障铁路安全。”每次作业,张随军对徒弟叮嘱最多的就是安全。幽深的隧道内人影绰绰,呼唤应答声、手锤敲击声、钻孔声等此起彼伏,在空旷的隧道里四处回荡……
经过两个多小时轮流钻孔,水流终于顺着泄水洞潺潺流向排水沟。白耀元兴奋地喊道:“师傅,成了!”张随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笑着说:“是啊,桥隧设备的维修内容还有很多,以后要认真学习。”白耀元坚定地点头,在师傅身上,他看到了一名老桥隧工专业的技术和负责的态度,也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
如墨的夜色下,经过长达4个小时作业后,桥隧工们头戴照明灯有序从隧道撤出,一道道摇曳的光柱依稀勾勒出四周高耸静默的群山轮廓。
驱车返回的路上,大家摘下落满灰尘的口罩,每个人的鼻梁上都留下一道“黑线”。望着彼此的样子,车里传出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记者 王莉 通讯员 马生明)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