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在黑暗中,他种下了一颗太阳

2025年04月24日 23: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图为尼玛旺堆在读书分享会上向观众分享感悟。

穿着格子衬衫,清瘦的身形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唇边常挂着笑意,一开口便能引得满堂欢声——这是记者在一场读书分享会上初见尼玛旺堆时的印象。作为盲人励志演讲师、拉萨盲童学校校长,“感动拉萨”十大人物,《我不要三天的光明》的主人公,他的故事在黑暗中绽放着耀眼光芒。

尼玛旺堆的故事始于四川甘孜,三个月大失明、四个月丧父、七个月被托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命运的齿轮本该在黑暗中锈蚀,他却说:“目盲不是缺陷,而是我的生命特质。”

在《我不要三天的光明》中,他用笔触勾勒出麦浪中跌宕的童年、盲校里与孩子们用指尖“阅读”星辰的夜晚以及登上TEDˣ演讲台时“贴地飞翔”的瞬间。

图为读书分享会现场,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书籍《我不要三天的光明》。

童年时,他跟着爷爷奶奶在田间劳作,用耳朵丈量土地,用指尖触摸四季。直到2002年,他进入拉萨盲童学校,命运的轨迹由此转折,这里成为他人生“光明的起点”。触摸盲文、学习三语,甚至远赴英国读书,最终以校长的身份回归盲校,他在努力中成就自己,并将光明传递给更多孩子。

图为读书分享会现场,观众们聚精会神地听尼玛旺堆分享感悟。

图为读书分享会现场,观众们热烈地鼓掌。

“书名《我不要三天的光明》是对海伦·凯勒的致敬,更是对命运的宣言。”在尼玛旺堆看来,黑暗让他学会倾听、感知、共情,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完整的人生。2014年,他与盲校姑娘玉珍成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

分享会上,他不时以流利的英文点缀演讲,“Family is always No.1”令人过耳难忘。当被问及“若拥有三天光明最想做什么”时,他说:“我只想细细端详两个孩子的模样,光是这件事三天就已足够了。”

图为读书分享会上观众向尼玛旺堆提问。

作为盲校校长,尼玛旺堆的课堂上没有黑板。他教会孩子们用声音辨识方向,用触觉感知世界,带领学生晨跑、教授英语,还创办了西藏首个盲人脱口秀《Sun秀》。他说:“我要让孩子们明白,看不见不等于不能‘看见’世界。”

图为读书分享会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倾听。

尼玛旺堆的故事,重新定义了“看见”——有人用眼眸观察世界,有人用感知体悟人生,而他以心灵照亮黑暗,成为在黑夜中种太阳的人。走出书城,拉萨正午的阳光耀眼夺目,尼玛旺堆的身影逐渐融入人群,像一束无需视觉确认的光。或许正如他所言:“真正的光明,是即使身处黑夜,仍能温暖他人的力量。”(记者:朱楠、梁秦、彭婧、德吉普尺、旦增措杰)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