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以手铲为“笔” 以大地为“卷”

文物部门将构建科学完整的西藏考古学文化体系

2025年05月01日 09:0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_西藏商报    记者 赵越
分享到:

玛不错第二期典型陶器。

玛不错第二期墓葬示意。

玛不错第二期遗物(石质、骨质、金属装饰品,以及骨针、滑石珠、红玉髓、玻璃珠等)。

玛不错第一期遗存典型骨器和石器。

玛不错第一期陶器组合。

玛不错第一期典型墓。

为总结2024年西藏考古工作成果、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拓宽学术视野,实现西藏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4月29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主办的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汇报暨2024年度业务工作公众分享会在拉萨召开。此次会议既是我区考古工作者向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也是构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西藏篇章的关键节点。

发展历程

西藏古代人类发展史 “时间轴”愈发清晰

六十载栉风沐雨,西藏考古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文物调查叩响高原文明之门,到2024年康玛县玛不错遗址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代代考古人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线之上,以手铲为笔、以大地为卷,书写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西藏篇章。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赵兴邦介绍,2025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以“四大课题”为经纬,织就西藏考古工作的学术图谱。

高原早期人类迁徙之谜:从尚嘎岗遗址的旧石器遗存,到阿里梅庞达普洞穴遗址的发现,实证了距今10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踏入青藏高原;尼阿底遗址实证距今4万年左右,石叶技术与石片技术在西藏北部出现,进一步实证了迁徙之谜。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之辨:通过曲贡、卡若、拉颇等遗址的陶器谱系研究,厘清了西藏东部与横断山区、中部的文化交融轨迹距今5000年,西藏大部区域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复杂社会起源之钥:格布赛鲁墓地、桑达隆果墓地实证了距今3600年,西藏已迈入文明门槛;距今3600年,青铜器的传入开启了西藏的青铜时代;距今2500年,西藏古人类初步进入铁器时代。吐蕃王朝遗存之证:温江多遗址、当雄墓地再现了“唐蕃古道”的文明盛景,实证了距今1400年,吐蕃王朝开始兴起,西藏高原进入有史阶段。

这些突破性成果,让西藏古代人类发展史的“时间轴”愈发清晰:从10万年前人类首登高原,到4万年前石叶技术绽放藏北,再到1400年前吐蕃王朝统一,我区考古学家以实证重构了高原文明从“适应”到“创造”的壮阔史诗。

收获荣誉

玛不错遗址 荣获“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4年,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的玛不错遗址在全国400个考古发现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称号,堪称高原考古的“里程碑时刻”。

这座海拔4400米的史前聚落,以“四个之最”震撼学界。海拔之“最”:刷新青藏高原腹地新石器遗址海拔纪录;年代久远之“最”:是青藏高原腹地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距今4800年;时序完整之“最”:构建起距今4800-2000年、横跨2800年的最为清晰的文化序列;价值丰富之“最”:解决了西藏中南部新石器不同阶段的文化格局问题,不仅填补了高海拔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策略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西藏新石器阶段聚落考古与社会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一批资料。

该遗址结合多学科研究,在古DNA、古人类学、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突破。揭示了人类在海拔4400米以上的生态位活动的高原适应性、复杂性和连续性。不仅对西藏考古,乃至在世界范围内认识和理解高原人类适应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填补空白

西藏考古迎来突破 服务国家战略体现责任担当

西藏考古的突破,不仅在于填补历史空白,更在于在服务国家战略、凝聚民族共识中体现考古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边疆考古中助力国家战略,西藏考古成果在“服务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出土文物,如柞蚕丝、桑蚕丝、王侯织锦、茶叶、围棋子、蓝绿地黄色联珠团花斜纹经锦纺织品和龟趺碑座等,有力证明了西藏与中原地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物品互通。这些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坚实的实物证据,彻底打破了以往人们认为西藏地理空间封闭的观念。

在参与重大项目中激活历史密码,依托“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心、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古DNA、古环境研究、年代学检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展望未来

建立新时代工作思路 构建完整西藏考古文化体系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完成8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30余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考古调查,出具基础建设选址意见144份,除康玛县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外,还发布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发掘简报,推进西藏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参与实施《青藏高原古代人群演化和考古文物谱系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20项,出版学术著作、编著6部,发表学术文章31篇。

未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将坚持正确方向,建立“坚持三个根本”“构建六大体系”的新时代西藏文物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我区文物工作水平,为西藏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文物力量。构建科学体系,始终围绕“西藏高原早期人类的起源与迁徙”“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区系类型”“西藏早期金属时代考古学文化框架与早期复杂社会的起源”“吐蕃遗存考古”等课题展开工作,构建科学完整的西藏考古学文化体系。深化科技赋能,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当今世界科技前沿成果助力考古工作,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潮”起来。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