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山友齐聚 向峰而行

2025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洛堆峰探险

2025年05月06日 09:4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_西藏商报    
分享到:

5月1日和2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在料峭风雪中迎来火热图景——2025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洛堆峰登山探险活动正紧锣密鼓展开,山友身着专业装备,在人工岩壁与冰壁间挥洒汗水,以力量叩击岩壁、用技巧编织攀登脉络,为5月3日登顶海拔6010米的洛堆峰全力蓄能。

现场,资深山友沉稳攀爬、新手勇敢突破,教练团队全程护航指导,冰雪训练既淬炼专业技能,更激荡着“云端筑梦”的热血豪情,延续着中国西藏登山大会二十余年如一日的“户外天堂”探索精神。

登山实操,人工岩壁上的技巧训练

5月1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气温较低,阳光微弱且不时飘雪,但气氛热烈。此刻,参加2025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洛堆峰登山探险活动的100余名山友正在进行登山实操,他们身着专业装备,在教练指导下积极练习,在人工岩壁上展开了一场力量与技巧训练,为5月3日的登顶全力做准备。

现场,山友们双手紧握岩壁上的凸起,双脚稳稳地踩在着力点上,向上攀爬。在众多山友中,有经验丰富、动作娴熟的资深登山者,也有初次尝试、略显紧张但充满勇气的新手。“每年最期待的就是洛堆峰登山探险活动,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很期待。”山友吉啦说。

在顶端,教练团队密切关注着每一位山友的表现,不时大声提醒他们注意动作要领和安全事项,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并通过亲自示范,向山友们展示如何在复杂的岩壁上找到最佳的攀爬路线,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力量和技巧。

“攀爬时的每一步要稳当,要踩实也要掌握技巧,我前面险些滑落,但调整姿势后还是继续向上攀登。”山友美朵卓嘎说。美朵卓嘎是第一次参加洛堆峰登山探险活动,今年像她一样的初登者不在少数,尽管洛堆峰被誉为登山者初试雪山探险的理想之地,但每项训练不能松懈。

攀冰训练,冰雪环境的攀爬必修课

“手抓前面一点,不要太用力,身子往后仰。”西藏登山队教练仁增旺姆正在向山友指导安全绳索的使用方法。这是2025中国西藏登山大会洛堆峰登山探险活动攀冰技术训练现场。本次训练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山友参与,大家在皑皑白雪中展开紧张的冰雪训练,为5月3日登顶做准备。

现场,山友们身着专业的防寒装备,脚踩冰爪,在教练的指导和纠正下,在冰壁上反复练习攀爬技巧,并开展冰坡行走。“一定要确保安全绳索固定牢固,脚步踩稳!”教练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山友们在反复练习,提升着动作稳定性,彼此分享着训练中的心得与体会。

教练阿旺告诉记者,此次冰雪训练的项目包括冰坡行走、绳索固定、攀冰技术等,提升山友在冰雪环境中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训练由专业高山向导组成的教练团队围绕冰爪使用、冰坡行走、绳结固定等基础技能展开教学,并通过冰壁实操,指导山友掌握“三点固定法”等进阶攀爬技巧。

“这两天反复练习了绳结打法,还有如何在冰雪地形中保护自己等,教练团队很专业,指导得很认真也很耐心。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才能在明天的登顶过程中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刚结束训练的美朵卓嘎说,“虽然训练很辛苦,但一想到明天的登顶,我就充满了力量,明天更有信心冲顶洛堆峰了。”

逐梦云端,洛堆峰四度攀登记

作为连续四年报道该活动的媒体见证者,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一届比一届更专业的洛堆峰登山探险活动,折射出西藏户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当我们站在峰顶,在冰雪山川挑战自我,感受到了西藏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感受到了“圣地西藏 户外天堂”的魅力。

从2001年第一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到2025年第22届中国西藏登山大会;从海拔6536米的姜桑拉姆峰、海拔6330米的唐拉昂曲峰、海拔6590米的桑丹康桑峰、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到如今海拔6010米的洛堆峰,中国西藏登山大会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登山爱好者们提供了亲近雪山、冰川的机会。

为了确保每位山友的安全,洛堆峰登山探险活动配备了专业的登山装备和专业的服务团队。高山向导团队不仅具备丰富的登山经验,还曾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登山活动,为山友们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培训和指导。

5月3日,我们将和120余名山友一起冲顶,期待逐梦云端的风景。

(记者 德吉曲珍 次吉 阿旺尼玛 贡曲罗杰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