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乡村理发室 民生新驿站

—昌都市边坝县探索党群服务新路径

2025年05月07日 08:5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清晨的浓雾尚未散尽,边坝县马秀乡曲桑村的巴登四郎已经挎上理发工具箱出发,他要为村里4位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在边坝县,这样的党员志愿服务理发队有75个。

“过去理个发要跑好几十公里去镇里,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服务,党员志愿者还能上门给腿脚不便的老人理发。”在边坝县边坝镇普玉二村理发室,刚理完发的藏族老阿妈次旦卓玛对着镜子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由闲置仓库改造的理发室,不仅配备了专业理发设备,还设置了汉藏双语的政策宣传栏,是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

在昌都市边坝县,一场“从头开始”的民生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群众的生活。这个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偏远县,建成了89个乡村理发室。去年以来,通过这些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空间,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群众生活的细微处。

这种转变源自边坝县委将乡村理发室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构建起“党委统筹—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的三级联动机制。会前调研发现,全县11个乡镇中有8个没有专门的理发室,最远的行政村群众理一次发需往返330公里。

“群众身边的小事就是党委、政府的大事。”边坝县委组织部部长谢绍均说,县里的每个理发点位选址都经过“党群议事会”充分讨论,通过整合75处村级浴室、旧活动室等闲置资源,从而实现89个理发室覆盖全县所有乡村。

在边坝县拉孜乡拉孜村理发室,可以看到这个20平方米的空间别有洞天:左侧是理发区,右侧开辟了农特产品展销柜,墙上的“银发议事会”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现在每月的理发日也是我们的议事日。”拉孜村党支部书记旺秀说,村里已经在这里举办了政策宣讲、纠纷调解等40余场活动,收集群众诉求70余条,解决率超90%。

一时间,这种做法在全县推广开来。各站点通过叠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议事厅等功能,年均开展各类活动240余场次。马武乡达如村尝试“理发送学”服务,理发师兼任政策宣讲员,累计发放惠民手册700余份;草卡镇利用理发室建立“银发人才库”,组织老党员参与村务监督,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二十多岁的卓玛央宗没想到,一年前参加的免费理发培训,会让她每月稳定增收3000多元。作为首批“乡村理发师”培训学员,卓玛央宗已经成长为一名远近闻名的理发师,她说:“现在每月不但有理发收入,我们这个理发室还能帮乡亲们代卖酥油”。

边坝县人社局党组书记白玛卓嘎介绍,通过专项培训,全县培养了130名本地理发师,落实创业补贴60.21万元,带动56户群众就业。

随着功能的拓展,理发室也带来经济效益。14个乡镇理发室开辟农特产品展销区,代售牦牛肉干、酸奶等20余种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5万余元;尼木乡推出“美甲+理发”套餐;边坝镇试点“爱心义剪积分制”,群众可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理发服务。据统计,全县的乡村理发室年均服务群众4.34万人次,带动农牧民增收130余万元。

“民生温度计量着基层治理的精度。全县130名理发师,既是服务者又是信息员。”边坝县委书记文涛表示,接下来将注重党群服务提质扩面,推动服务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并接入智慧政务平台,让“小空间”持续释放“大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

一把剪刀剪短“民生距离”,一方空间温暖百姓心房。边坝县的理发室,已成为传递社情民意的驿站。(记者 周婷婷 通讯员 邵帅)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