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以科技为笔加速绘就智慧新图景

——我区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5年05月14日 08: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超
分享到:

图为琼结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乡村数字文化”考察组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融媒体中心参观学习。 记者 次仁平措 本报通讯员 伦珠泽仁 摄

图为洛隆县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直播销售青稞挂面及青稞饼干。记者 丹增群培 摄

图为洛隆县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搬运青稞原料。 记者 次仁平措 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正成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区紧抓高原数字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和潜力价值,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融合、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提升治理能力等方式,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智慧农业、数字文化、直播助农、数字政务等创新实践在我区遍地开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建强数字底座

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是加快推进我区农牧业信息化发展、助力数字西藏建设的重要举措。项目于2023年6月竣工验收,5大平台22个信息系统已上线运行。

2023年11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举办农牧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应用培训班。培训以自治区农牧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应用为内容,旨在推动《西藏自治区数字农业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落实落地。

培训邀请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西藏大学、信息化工程项目平台建设方等区内外专家,采取理论教学、平台演示、现场观摩、典型发言、互动交流等形式,围绕数字西藏、智慧农业、网络安全管理、数据资源管理、政务信息化、系统平台推广应用等,进行理论授课和平台演示。培训还邀请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就数字农业发展,特别是青稞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作经验交流,组织学员赴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设施农业物联网监测点开展现场教学。

“对应用成熟化、界面友好化的数字乡村信息化产品加大政府牵头推广力度,先期主推‘智慧边防’和‘智慧林卡’两类产品,后期则可逐步向基于智能评估和遥感监控的‘云种植’‘云放牧’等领域拓展,不断赋能农牧业生产力。”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副总经理卫红表示。

近年来,我区积极搭建农牧云平台和全区农牧统一数据库,开发“西藏农牧”手机APP应用端,绘制全区农牧数据“一张图”。建成农村土地(耕地)承包权管理平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业务管理基本实现全区覆盖。2021年起,全面推广使用西藏牧运通系统和三标合一追溯体系,西藏牧运通系统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试点工作在农业农村部专家现场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日喀则市青稞产业大数据中心、西藏农牧业大数据实践与应用2个案例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当雄、桑珠孜、尼木3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均已获批创建国家或自治区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米林、曲水、乃东、白朗均获批创建自治区或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县。

拓展应用场景

2025年2月,工布江达国家数字农业(藏猪)创新应用基地建成投用。该基地可实现藏猪养殖信息化展示、智慧牧业物联网大数据决策指挥、智慧农业遥感气象大数据预测预警、养殖全过程追溯管理。

河南南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商农科”)负责该项目的自动化料线系统、精准饲喂系统、精准控温通风系统、粥料饲喂系统、巡检及盘点估重系统、猪场数字化平台管理系统等设备的设计与施工。

改造中,为实现猪场自动化和智能化养殖,南商农科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如智慧养殖设备、环境监控系统等,对藏猪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系统能够自动调整饲料投喂量、水源供给、温湿度控制等,为藏猪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南商农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了养殖场的自动化巡检和异常预警,提高疾病防控效率。

这是西藏拓展数字乡村技术在乡村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接续推进各类示范基地创建,已建成工布江达国家数字农业(藏猪)创新应用基地、桑珠孜区国家数字农业(青稞)创新应用基地;支持数字乡村试点县(米林、白朗、曲水等)同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县共创共建;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山南市乃东区、林芝市巴宜区试点开展青稞种植卫星遥感监测,实现6万余亩制种基地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方式办理颁发西藏第一批农机牌证;通过区内平台与京东、淘宝等购物平台对接,拓宽高原特色农牧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已有471家优质供应商成功入驻平台,累计上传2473款高原农特产品,销售额达 1.18 亿元,其中今年1—2月实现销售124.65万元。

加速应用智装

“拖拉机可以人工远程控制,也可以自动启停、换挡、倒车,田间快速调头,车辆农具自动抬升、下降控制,根据旋耕、打浆、犁地或播种等作业自动规划路径,自动规划出入库路径。”在2024年9月的西藏专用农机装备适应性研发改进成果展暨先进农机装备展上,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高原农牧业绿色生产机械装备创新团队研究员钟成义表示。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高原农牧业绿色生产机械装备创新团队以高原农牧业生产装备需求与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推动高原农业生产特殊农艺需求与内地先进农机技术有效融合,开展西藏农业机械适应性研发改进,满足高原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装备需求。

此次展览主要分三个区域:西藏专用农机装备适应性研发改进成果展示区、智能先进亟须农机装备展示区、高效适用农机装备展销区,展示了智能化青稞旋耕施肥精量播种机、青稞种下施肥播种机、青稞驱动耙精量播种施肥机、履带自走式割捆机、颖壳收纳箱、牛粪压块机等科研成果。

参展人数达到1000人次。当地农户热情询问机具的性能特点,并表示团队研发的新机具对高原环境适应性强,较好解决了高原农业生产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好帮手。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新一轮(2024—2026年)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惠农政策,引导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用工作,加大先进适用、绿色高效农机装备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继续将北斗终端农机列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加大对作业监测、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全区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期,在全区38个县(区)开展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补助试点工作。

从“靠天吃饭”到“数字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正重塑西藏乡村的未来。随着政策、技术、人才的多维发力,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智慧图景加速绘就。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