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太空种子”来到雅砻河畔

2025年05月14日 08:2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武沛涛 通讯员 益西旺姆
分享到:

“这些是‘太空种子’,每一粒都有可能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我们要把育种工作做扎实。”前段时间,山南市“蓝天携种 孕育未来”航空育种材料播种仪式在山南市农科所实验基地举行。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米玛次仁脚步匆匆,不停地在各个工作区域间穿梭,不时叮嘱同事认真做好育种前期工作:“大家一定分好区,尤其是间隔要测准。”

米玛次仁介绍,本次育种共精心挑选了山冬7号、藏青2000、山青9号、山油2号和山油4号共5个品种,这批青稞种子搭乘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经历了为期15天的“太空诱变”之旅,接受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特殊环境的洗礼,其基因序列可能发生改良,为后续选育抗逆性更强、营养价值更高的新品种提供了无限可能。

“本次播种工作采用科学的分区种植方式,将试验田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对不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植,这样的分区种植不仅有助于观察不同品种在相同环境下的生长差异,还能通过对比,筛选出适宜本地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米玛次仁说。

作为青稞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山南市在全区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传统育种方式存在育种周期长、工作量大、难以创造新基因、受亲本限制、性状分离复杂等缺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空育种技术为高原作物的改良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推动农业实现质的发展。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只要“太空种子”一播撒到土地里,就会带来大丰收。实则不然。想要收获令人满意的成果,至少需要3到5年的时间。

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科所)所长达娃桑珠说:“我们对这次育种实验寄予厚望,期望通过空间环境诱变作用,培育出兼具耐寒、高产、优质特性的新品种,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助力山南市农业产业发展。后续,我们会密切跟踪这批种子的生长态势,进一步强化与自治区农科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入探索航天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仪式现场,自治区农科所专家示范了播种操作,从播种深度、间距到土壤覆盖、浇水保湿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耐心指导。

据悉,此次航空育种播种工作的开展,是山南市农业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实践,也是响应国家种业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通过航空育种这一前沿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有望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为保障山南市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