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定村工作人员在清理积水。 图由蔡公堂街道提供
7月20日18时50分,拉萨市蔡公堂街道白定村拉林高速检查站路口突发险情——达孜莫大干渠水外溢,湍急水流瞬间漫过路面,不仅淹没周边低洼地带,更对过往车辆、行人通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危急时刻,白定村迅速集结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中心户、环卫工人等70余人紧急行动,以高效协作与连续奋战化解危机。
险情突至 一线集结显速度
“拉林高速检查站路口积水了!好像是干渠水漫出来了,影响到318国道车辆通行!”当日上午,白定村网格员在排查期间发现,并电话联系村居主要负责人。险情就是命令,白定村党委书记边珍第一时间带领村委会成员驱车赶赴现场,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达孜莫大干渠一处涵洞口水流外溢,浑浊的渠水裹挟着泥沙涌向路面,短短20分钟内,近200米长的路段积水已深至脚踝,过往车辆纷纷停滞,行人在水边犹豫不前。
“快!一边组织抢险队伍带工具过来,一边设警示标识引导绕行!”现场指挥人员当机立断。村委会立即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络社区工作人员,同步联系党员中心户与环卫队,明确分工:抢险组携带50余把铁锹、200余个沙袋赶赴现场;疏导组则迅速搬来反光锥、警示牌,在积水路段两端拉起警戒线,引导车辆从附近便道绕行,避免意外发生。从接报到首批抢险人员抵达,全程仅用18分钟。
党群合力 冒雨奋战见担当
此时,天空飘起小雨,路面愈发湿滑。但抵达现场的70余名抢险人员顾不上穿戴雨具,迅速投入战斗。社区工作人员旦增平措率先跳下车,拿起铁锹冲向积水最深的区域:“大家搭把手,先把溢水口区域进行清理!”话音未落,他已和几名党员一起搬起沙袋,沿着涵洞口边缘堆叠,试图遏制水流外溢。
社区工作人员迅速拿起工具,投入到排水工作中。环卫工人推着保洁车穿梭在积水带,用扫帚清理漂浮杂物,防止堵塞排水口。雨水打湿了大家的衣服,泥浆溅满了裤腿,但没人停下手中的活。“多清一分钟,积水就少一点,群众通行就多一分安全。”正在清淤的社区工作人员巴桑达娃说。尽管全身湿透,身上溅满了淤泥,他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慢。
经过近三小时连续奋战,外溢水流被成功遏制,路面积水基本排净。稍作休整后,大家又立刻转入路面清淤,铁锹铲泥、扫帚清扫、三轮车转运……仅用一小时,原本泥泞不堪的路面便恢复整洁,过往车辆重新有序通行。
党建引领 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这次险情处置,是对我们基层党组织应急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边珍在现场感慨道。据介绍,参与抢险的70余人中,党员占比超六成,他们始终冲在最前面,搬沙袋、疏交通,用行动践行“党员先上”的誓言。社区工作人员与环卫工人则发挥熟悉地形、操作熟练的优势,确保抢险环节无缝衔接,展现出极强的协作精神。
对于此次处置,边珍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细化“险情响应—力量集结—现场处置—后续保障”全流程预案,同时加强对辖区内达孜莫大干渠等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每周安排专人排查涵洞口、堤坝等关键部位,建立隐患台账及时整改。
“群众的安危是头等大事,”边珍说,“我们会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为人民服务’落到每一次应急处置、每一件民生实事中。”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