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卓玛措姆:天路上绽放的“钢铁玫瑰”

2025年07月29日 08:5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分享到:

卓玛措姆

卓玛措姆与同事一起清理路边沙石。

卓玛措姆在绣十字绣。

在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阿里地区日土县乌江镇,呼啸的狂风裹挟着沙砾掠过公路养护作业点。一辆轰鸣的挖掘机驶进待平整的边坡旁,驾驶室挡风玻璃后出现一张黝黑清秀的面庞。在她专注操作下,挖斗上下翻动,一铲铲将石料精准地挖起并倒在指定位置。她,就是阿里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日土养护段乌江工区的一位女机械手卓玛措姆。今年33岁的她,是西藏公路养护系统的“路三代”。“她不但会开挖掘机,还会开压路机,皮卡车、巡路车更是不在话下,她是我们养路工里少有的全能女机械操作手。”日土养护段相关负责人刘良兵自豪地介绍。

踏上新征程 

高原上的“路三代”

1992年,卓玛措姆出生在那曲市一个普通的养路工家庭。从记事起,她常听爷爷奶奶讲述20世纪60年代青藏高原的养路故事。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爷爷奶奶扛着铁锹、背着糌粑,每天徒步去上工。高原的烈日、风雪、严寒在他们脸上刻下深深的沟壑,却从未动摇过养护好公路的信念。

20世纪80年代,卓玛措姆的父亲接过爷爷奶奶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高原的公路养护岗位上默默耕耘,也在雪域“天路”上干了一辈子。

生长在“公路家庭”,卓玛措姆对公路的感情早已植入血脉深处。2014年,当得知阿里地区公路养护系统招聘职工时,22岁的她没有丝毫犹豫就报了名。父母虽有些心疼女儿要去更偏远、更艰苦的地方工作,但他们还是发自内心地支持她走上公路养护岗位,在老一辈西藏养路人的心中,养好公路已成为他们心中最光荣的使命。

家人的支持给了卓玛措姆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她踏上了前往阿里地区的征程,开始了她的公路养护工作,并将自己的人生交付给了高原公路养护事业。

下定决心

成为一名机械操作手

刚参加工作时,卓玛措姆被分配到革吉养护段,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清扫路面、修补坑洼、清理边沟,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在高原上都要付出比平原地区同样工作数倍的劳动量,女职工们常感力不从心。

当她看到男同事操作着挖掘机、装载机,灵活快速地处理完好几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心中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也要成为机械操作手!”

念头一旦形成,便在心里生根发芽。2015年,当阿里公路养护部门组织大型机械操作培训时,她立刻报名参加。培训期间,她每天最早到达训练场,最晚离开。高原的寒风灌进驾驶室,冻得她手指发麻;复杂的机械原理常常让她难以入眠。但她从未想过放弃,而是用心记住所有操作要点,全力投入每一次上车训练。

经过一个月的勤学苦练,卓玛措姆不仅顺利拿到装载机操作证,还一举通过挖掘机、压路机的资格考试,成为当时掌握多项机械操作技能的少数女职工之一。当她第一次独立驾驶装载机完成路面平整作业时,非常激动,对未来做好养路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坚守“天路”

高原上的“钢铁玫瑰”

身量纤弱的卓玛措姆,选择了做一名极其考验体力和技能的机械操作手。她的内心充满了胆气和勇气。她从驾驶机械的过程中获得了其他工种无法相比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也形成了激发自己坚守“天路”的强大能量。

2018年,卓玛措姆调到日土养护段乌江工区,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更加艰苦。刚来时,曾有人怀疑她弱小的身躯根本操控不了大型机械。几年后,她以吃苦耐劳的作风、操作机械过硬的技能,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日土养护段乌江工区管养的路段海拔4700米以上,在这里工作,高寒缺氧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也让操作机械时的反应灵敏度大打折扣。但卓玛措姆以过人的意志力在工作中保持着高质量作业成绩。其次,要经常应对极端天气。日土县的冬季最低温可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机械设备在极寒天气下常常启动困难。卓玛措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预热三步法”:先烤油底壳,再热液压油,最后暖驾驶室。

在冬季保通战场上,卓玛措姆面对着严寒对身体耐受力的考验。暴风雪中,机械的钢铁外壳冻得冰冷刺骨,每次触碰操纵杆都像握住了冰块,她就在手套里贴满暖宝宝坚持操作。极低气温使柴油时常结蜡,她就抱着喷灯蜷缩在车底下烤热油管,脸上沾满油污也顾不上擦。

2020年寒冬,一场特大暴风雪袭击日土县,多条道路被积雪阻断。卓玛措姆连续12小时驾驶推土机在风雪中作业,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使机械频频“冻僵”罢工,她强忍严寒抢修设备,始终坚持在抢险作业一线,终于打通了一条条生命通道。

每当她看到滞留在风雪中的车队缓缓通过,司机们鸣笛致意的瞬间,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了骄傲。大型机械全能操作手卓玛措姆,已成长为绽放在雪域高原“天路”上的一朵美丽的“钢铁玫瑰”。

收获爱情

铁骨柔情写青春

“性别从来不是能力的界限。我和男同事一样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机械设备,谱写出属于我自己的青春乐章。”人机合一的默契中,卓玛措姆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她自豪能用自己的力量为高原公路保驾护航。

在日土养护段,卓玛措姆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她与丈夫因工作结缘,丈夫也在日土养护段工作。夫妻俩每天清晨一起出发巡查路况,傍晚结伴沐着夕阳回家,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筑起了温暖的小家。

脱下工装回到家,卓玛措姆也会展现出生活中温柔细腻的一面。在她和丈夫温馨整洁的宿舍里,最醒目的是一幅她亲手绣制的十字绣——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她用有些粗糙的双手穿针引线,在洁白的布料上用彩线描绘出雄鹰锐利的眼神、舒展的羽翼和冲向天际的勇猛姿态。

展翅的雄鹰是自由的,也是勇敢的,就像卓玛措姆内心勇于突破局限,向往高远人生的写照。这位长期坚守在阿里地区最西端养路一线的女机械操作手,不仅是优秀的女儿、体贴的妻子和坚强的母亲,更是雪域高原上用青春和热血丈量山河、守护“天路”的巾帼英雄。(文/通讯员 刘步阳 记者 张雪芳 图由洛桑旺久提供)


责任编辑:唐朕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