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狮泉河海关人: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守国门

2025年07月30日 10: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卢文静
分享到: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唯有红柳以倔强的姿态深深扎根,在风雪中舒展枝叶。狮泉河海关的关员们,便如这高原红柳,在缺氧与酷寒的双重考验下挺起脊梁,不仅用忠诚与坚毅书写着边关传奇,更以实干担当守护着国家西大门的通衢畅行。

53岁的次仁拉珍在财务岗位上坚守了20余载,她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如毛细血管,维系着海关运转的血脉。

“我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常常凌晨三四点才能合眼,我就跟家人说,睡不着就多理理账目,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天刚蒙蒙亮,次仁拉珍的身影已出现在办公室。

她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啃下新上线的财务系统手册,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的不仅是数据,更是对工作的敬畏。家人劝她临近退休该歇歇了,她却指着窗外的红柳说:“这根扎得越深,枝叶才越能挡风。”正是这份执着,让海关的每一笔资金流转都精准高效,为监管查验、便民服务等核心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撑,让雪域边关的政务服务始终在线。

这份扎根的力量,也在滋养着新一代海关人。

“刚到狮泉河海关时,我常被高原反应折腾得嘴唇开裂、彻夜难眠,我也曾对这份工作的价值产生过动摇。直到走进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那句‘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誓言,让我深受触动。”2024年从樟木口岸调到狮泉河海关的周良杨告诉记者,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在这里坚守,从来不是简单的谋生,而是在为国门把好关。

如今,周良杨已从那个被高原反应困扰的“新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他说:“这里的风沙会磨糙皮肤,但磨不钝初心。我带着工作十余年积累的经验,牵头完善了业务学习机制,推动首单稽查作业落地时,逐票核对单据,只为堵住监管漏洞;办理首起行政处罚案件时,反复研读法规条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2025年5月,周良杨在海关总署进修班获评优秀学员的消息传回狮泉河,大家都说:“这是高原上的实干被看见,更是这里的海关力量被认可。”

支撑这份力量持续生长的,是“幸福一家人”的温暖底色。在海关总署政策的支持下,弥散式制氧机让办公室里的氧气浓度悄然提升,关员们伏案工作时少了些头昏脑胀;阳光温室里的黄瓜、番茄挂满枝头,让单调的伙食多了份新鲜……

如今,狮泉河海关的灯光依然每晚与星光共明,这群高原海关人日复一日的坚守,让“国门卫士”的职责有了最生动的注脚。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他们如红柳般扎根冻土,既守护着领土的完整,也滋养着边贸的繁荣,更让“人民海关为人民”的誓言,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