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除了几位老人不识字,其他人都有文化,因而能和社会更好地‘连结’,也激发了大家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昌都市第一小学藏语教师扎西感慨地说,“这种教育带来的变化,在我看来是巨变!这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家乡人民奋斗的结果!”
扎西是昌都市察雅县卡贡乡竹松村人,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村里除了入寺的几个喇嘛,其他人都不识字。但如今,村里所有孩子都接受了义务教育,享受教育“三包”政策,20多人通过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而改变了命运。
20世纪70年代,扎西上小学。虽然村里已经建了学校,但设施条件很简陋,“有教室没桌子,有学生缺老师,教材也是时有时无,有时数量还不够。”扎西回忆说。
“还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教室里只有几条可以坐十来个学生的长凳。所谓的教科书,其实就是老师自己手抄的纸张。”扎西说,当时学校里只有大小两个班和一位叫洛桑的老师,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由他一人负责。扎西至今仍记得他上课时的样子——既教藏文又教数学,既教大班又教小班,是一位认真负责、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
扎西9岁时,因为家里人要去劳动,只能回家帮忙照看侄女。然而,对上学的渴望,对“老师”的向往,让他暗下决心,即使背着侄女,也要去上学。“我们村到学校不近,要翻过一座山。于是,我背着侄女,翻山到学校。老师看到我坚持来上学就经常夸我,专门把我安排在教室靠门边的座位上。”扎西说,“后来,外婆不愿意耽误我学习,说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让我读书,于是我又回到了梦想已久的教室。”
一年多后,“农牧民子女班”招生,扎西参加了县里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学习期间,我们的吃住穿全部由国家承担。自此,我一步一步上中学、上师范,毕业后也圆了儿时的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谈及家乡学校,扎西自豪万分:“现在不同了,学校成为当地最漂亮的地方。教室宽敞明亮,设施设备齐全,开齐开足了各科课程,家长也不用发愁孩子上不了学、上不好学。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希望他们好好读书,长大后建好家乡、报效祖国!”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