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进入墨脱,车窗外平整的公路蜿蜒伸向远方,3310米长的隧道沉稳地穿越嘎隆拉雪山。要不是在采访中了解到那么多艰苦的过往,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车马难行的天险。
车轮平稳地碾过柏油路,仿佛听见半个多世纪里,钢钎与岩石的碰撞声以及背夫的喘息声——那是墨脱从“孤岛”走向“通途”的历史回音。
在亚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背夫用过的背篓、雨衣、竹杖等物件静静地挂在院子里的展览墙上。曾是背夫的次仁旺堆望着这些老物件,在绵绵细雨里回忆过往艰辛的背夫生涯。如今,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带领村民闯新路,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7000元增加到如今的75万余元,全村的日子像山间的花儿越开越艳。
门巴族姑娘桑杰措姆跟记者聊起过去的辛酸——发小在上学路上翻越多雄拉雪山时突发疾病去世;通车前,物资紧缺,一罐可乐卖15元、一袋方便面卖12元。如今,望着县城林立的楼房,她眼里闪着光。“村里通路后,物价很快就跟山外的一样了。县城建设加快了,上学看病不用愁了,乡亲们也走上了致富路。”
在格林村石斛基地,21万丛绿茎攀着木桩,负责人扎西曲培正在和乡亲们采摘石斛花。2024年建成的10亩基地,2025年已经产生效益,平均每月能赚2万元。“今年注册了公司,要做石斛茶饮料。路通百业兴,要努力把产业做大,让更多人尝到墨脱的味道。”
扎西曲培对未来充满信心。
变化远不止这些,自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以来,当地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6亿元提高至2024年的10.11亿元。2012年,墨脱县接待游客不足2万人次,而2024年,这个数字跃升到约60.55万人次,旅游收入3.91亿元。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当地群众的心声,看到了墨脱因路而兴、因路而富的新面貌。墨脱,这座“莲花秘境”的未来,定会如雅鲁藏布江般,向着开阔的远方奔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