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布穷:“亲手栽下的树苗肯定会长成大树”

2025年08月07日 12: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沿着雅江河谷驱车来到南北山绿化工程贡嘎县吉纳片区,从山脚下攀爬而上,绵软稀松的沙土令人格外吃力。

记者见到贡嘎县江塘镇江塘村村民布穷时,他正在给树苗施肥,脸晒得黑红,但洋溢着灿烂笑容,粗糙的手上布满厚厚的茧,像一个个不起眼的勋章。

站在山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雅江水静静流淌,山坡上一棵棵松树长势喜人,已然有连绵成片的势头,树苗空隙间,三三两两的工人正在劳作。

南北山2024—2025年度(山南段)营造林先造后补工程—吉纳巩固提升片区,占地总共2046.7亩,共栽种24万余株、9种树木,今年共投入劳动力10184人次。

布穷家有4口人,他在吉纳片区上班已经3年了。“农忙时还可以照顾家里,一年下来收入非常可观。”布穷说,“现在南北山绿化工程已经成为我们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2022年刚到吉纳片区上班时,因为工资比其他工种高一些,布穷被分到运送树苗组,和工友一起背树苗上山,一次最多背3棵,一天下来要背40趟左右。“这片山都是沙土,经常背到一半,脚下一滑又退回去了,肩膀都被勒出了一道道印子。”布穷说,“人背了一个月左右,因为效率太低,就换成了拖拉机。”

拖拉机一趟能装500多棵树苗,卸在半山腰处,布穷和工友们再分发到各个植树点,效率提高了一大半。

无人机吊送树苗是南北山绿化工程的一项创新运用。记者了解到,今年,吉纳片区投入6台无人机,不足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作,还能将树苗直接运送到点位上,运输效率提高数倍,更减少了对山体植被的破坏。

“水随林走、电随水走。”在高山植树,水电供应是必须攻克的难关。记者在现场看到,滴灌管线已经铺设完毕,喷灌设备正在有序作业。吉纳片区已经实现喷灌、滴灌全覆盖,供电保障完善,为浇灌树苗提供充足电力,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避免了过度灌溉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

看着眼前的漫山翠色,布穷自豪地说:“以前这片山上光秃秃的,能生长的只有沙棘,每年到秋冬季风沙很大。现在气候变好了,环境越来越优美,我们亲手栽下的树苗肯定会长成大树,到时我们拍照发到朋友圈肯定会很美。”

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无数个“布穷”正在凭借这种信念,助力“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拉萨”蓝图一步一步走向现实。(记者 王香香 彭琦 旦增央啦 狄碎虎)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