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国新办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

持之以恒守护好西藏生态 让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2025年08月09日 08:1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_西藏商报    记者 嘎娃白玛 王超 刘枫 旦增嘎瓦 平措郎加
分享到:

8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我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当前,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之以恒守护好西藏生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实施了南北山绿化工程,拉萨的山更绿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对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副处长李培深有感触:“持续开展的植树造林行动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带动了农牧民就业增收,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也不断提升。在南北山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模式,通过科学管护提高造林成效,同时鼓励多方力量参与,让绿色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中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在我们村就是最好的例证。”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谈到发布会内容时难掩心中激动,“过去,雅江边都是沙荒地,一年有100多天刮风沙,冬春季节在江北岸看不到江南岸。后来,我们响应号召,开展植树治沙,让沙地变成了绿洲。”乔次仁感慨地说,“这场‘绿色革命’,让我们村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依托良好的生态,我们在雅江边打造观景台,发展旅游业,还建设了蔬果种植基地,生态产业成为全村支柱产业,人均收入超过4.3万元。全村群众真正从生态建设中获益。今后,我们将继续走好生态发展之路,让群众的生态饭越吃越香、生态饭碗越端越稳。”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护林员索朗顿珠说:“以前这里是风沙肆虐的荒地,现在绿树成荫、良田连片,既成了抵御风沙的生态长城,又是百姓增收致富的沃土。作为护林员,我一定要守好这片林子,让生态保护的成果一直延续下去。”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德吉卓嘎对发布会提到的“生态惠民”印象深刻:“生态工程既要见绿,更要惠民。”她介绍说,长期以来,南木林县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跃升至28%,年均降水量增加20%。“我们通过带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管护,解决了60人长期就业,提供短期务工岗位17万余人次,帮助农牧民增收3980余万元。”德吉卓嘎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昌都市芒康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向好。2024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4.46%。通过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等措施以及19847名生态岗位人员的日常管护,全县65万余公顷森林、27万余公顷草原及县域内河流得到全面保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生态管护补助资金让每名生态岗位人员增加年收入3500元。昌都市生态环境局芒康县分局副局长李克成表示,下一步,芒康县将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护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也让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