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瞭望台上看变迁 红色索县展新颜

2025年08月09日 08:2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_西藏商报    记者 汪纯
分享到:

在那曲市索县荣布镇,有一处西藏自治区革命文物点——十八军瞭望台。经过60多年风雨洗礼,这座夯土筑成的瞭望台至今仍巍然屹立,其上书写的五个白色大字“为人民服务”清晰可辨。

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十八军瞭望台见证了索县的变与不变。变化的是索县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站在瞭望台上放眼望去,当年的土坯房、泥泞路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群众载歌载舞的红色文化广场,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幢幢藏式楼房,绵延远方的宽敞道路。

如果说317国道索县段如同一条交通大动脉,那么不断延伸拓宽升级的农村道路,就像一条条毛细血管,为索县发展注入活力。截至目前,索县实现通车里程2110公里,10个乡镇通达率为100%,124个建制村通畅率为91.93%,开通了6个乡镇农村客运班线。

如今,贯通索县亚拉镇—嘎美乡—加勤乡—荣布镇的旅游环线已具雏形,让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嘎美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积极挖掘整理推介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让嘎美乡成为索县旅游环线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位于317国道安吾拉山段的嘎美乡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代售点,已是旅客停车休息、购物的热门打卡点。代售点内除了菜籽油、人参果(蕨麻根)、奶制品、文创手工艺品等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外,最近又上新了免费赠阅的《绝世秘境 景秀嘎美》。该文旅资料的主编古加告诉记者,编纂团队对嘎美乡的自然美景、历史人文、民俗风情、传统产品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还绘制了嘎美乡旅游线路图,旨在为游客认识嘎美、走进嘎美打开一道新的大门。

“变化太大了!我2012年来过一次,跟那时候相比,现在的旅游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了,可以尽情欣赏原生态的美景和文化,强烈推荐。”来自江西省萍乡市的游客胡寒说。

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也带动了索县快递物流、直播电商的发展,为农牧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走进索县供销合作社,直播区内,主播李玉梅正在柔光灯前卖力地介绍着索县特色产品:“在这里,你能看到珍贵的冬虫夏草,它被称为‘软黄金’……”

索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曲杰平措告诉记者,自2022年2月挂牌成立以来,索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供销+线上销售”平台,积极探索农特产品销售点、便民生活超市、快递物流、直播带货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销售额近1300万元,目前已拥有1家社有企业、10个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和46个村级供销电商服务网点。

一条条道路,不仅便利了群众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更承载着莘莘学子一程程的求学脚步,也见证了索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群众教育观念的转变。

——热瓦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0余人,积极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

——嘎美乡旁嘎村爱心群众自愿捐款,为11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和2名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颁发助学金,营造以学为荣的良好氛围。

——索县12所小学、2所中学、30所幼儿园的911名教师潜心立德树人,用“接力跑”实现索县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为广大农牧民子女铺筑了成就梦想的大道。

岁月变迁,精神永续;征程漫漫,惟有奋斗。站在新的起点上,索县各族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以感恩奋进的昂扬姿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赶考路”。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