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世界第一高峰
也有地球最深的峡谷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
这里神秘美丽
这里天地辽远
这里是西藏
扎西德勒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六十载栉风沐雨
一甲子沧桑巨变
西藏,成为很多人心中
“一生总要去一次的地方”
所以,西藏
为何成为我们的“诗和远方”?
世界屋脊,神奇土地
8848.86米
珠穆朗玛矗立云霄
很难想象
这片有着大陆最高点的土地
曾是波涛翻涌的汪洋大海
千万年间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千万年的积雪与积水
在岁月里“凝固”成冰川
“天上一条银河,地上一条天河”
“天河”雅鲁藏布江
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
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
这里有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
这里是桃花盛放的雪域江南
这里有庄严肃穆的千年宫殿
这里是无数原始生灵的珍贵乐园
端起青稞酒,品味酥油茶
这里有独具特色的藏地美食
锅庄欢快热烈,扎念铿锵悠扬
这里有独树一帜的藏舞藏戏
古今交织、文化交融
所以,西藏
悠久神秘的高原
在传承里焕发新的生机
天堑通途,高原速度
这里曾是“地理的极限”
一代代筑路人与护路人
锤敲斧凿、攀冰卧雪
让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跨越千年隔绝,梦想照进现实
青藏铁路、拉林铁路
拉日高等级公路等建成通车
复兴号驶上高原
截至2024年底
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国际国内航线达183条
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等
多种运输方式的
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建立
青藏、川藏、藏中、阿里
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用
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区、市)
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和4G网络通达
“天路”纵横,电网交织
所以,西藏
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连接千山万水
人流、物流、产业也因之而兴
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轻工业等
现代产业大力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024年
西藏地区生产总值2765亿元
是1965年的155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
是1965年的121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
是1965年的199倍
所以,西藏
实现了从落后走向进步
从贫穷走向富裕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精神高地,人间奇迹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
这历史迈步的背后
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是各族人民像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
是一代代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舍身忘我的奋斗者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建设者
日复一日的拼搏奋进
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
弘扬老西藏精神
“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
用青春实干
书写着西藏建设发展的诗篇
一个个像卓嘎、央宗姐妹一样
长在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父子接力、夫妻搭档、兄妹携手
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守护神圣国土
一代代戍边战士
挺立在生命禁区
用脚步丈量忠诚
以绝不后退的挺拔身姿
护卫家国信仰
所以,西藏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生态良好、边防巩固
人民安居乐业
千山耸立
喜马拉雅的苍茫雪山见证着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万水奔腾
雅鲁藏布的浩荡气魄传唱着
雪域高原的奋进赞歌
所以,西藏
新起点,再出发!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西藏
正在路上!
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西藏日报,摄影:晋美多吉、丁增尼达、周博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