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以“e心向党”党建品牌建设为旗帜,创新实施“一融合双引领三促进”党建工作法,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动能,推动濒临解散的协会扭转局面,成为边疆地区“党建强、发展强”的生动样本。
破局重生:
从困境突围到“行业标杆”的红色逆袭
2020年,协会陷入无专职工作人员的发展困境。关键时刻,党员彭坤临危受命,从西藏自治区信息协会调任至协会,以党建工作为突破口开启变革,于2022年3月,成立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协会党支部立即在章程中增设党的建设专章,确立“党对协会的全面领导”原则,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让党组织成为协会发展的“主心骨”。
在协会党支部的领导下,协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今已构建起包含党支部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在内的完备组织体系,下设6个部门,拥有21名专职工作人员。党员队伍从无到有,发展至6名正式党员、5名发展对象和13名入党积极分子。三年间,协会先后获得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建工作典型案例、西藏自治区社会组织党支部标准化示范点等多项荣誉,2023年获评西藏自治区4A级社会组织。
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与西藏自治区通信行业协会联合党支部获得“全区新兴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创新机制:
“一融合双引领三促进”的实践范式
“一融合”:党建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思想引领上,针对互联网行业党员年轻化、流动性强的特点,协会党支部构建“理论学习+线上课堂+实践淬炼”三维学习体系。每月固定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会,每年组织4 ~ 5次专家讲授党课;夯实理论根基;开设“e朵云课堂”,搭建线上党务资料库,实现党建学习“触手可及”;将网络文明、农村电商、网络安全、反诈宣传等知识每月融入“主题党日+科普服务”活动,推动党员在服务中践行初心。
组织建设方面,实施“双高双强”(高素质、高技能,党性修养强、工作能力强)人才工程,着力将党员培养成管理骨干,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三亮两带”行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带队伍、带发展),打造平台共建、人才共育、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两年内成功发展8名行业精英成为党员。
品牌建设上,打造“e心向党”党建品牌。通过“九个加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加强反腐败斗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务工作法、“五抓五突出” (抓政治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抓思想引领,突出理论武装;抓组织力提升,突出作用发挥;抓制度落实,突出规范运行;抓责任担当,突出服务保障)党支部建设模式,开展“重走红色足迹”“党员亮身份”等主题党日活动,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双引领”:治理革新与群团联动双轮驱动
在治理体系建设上,协会出台《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进社会组织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构建“党组织决策—理事会执行—社会监督”的现代治理结构,完成从“政府助手”到“行业引擎”的转型。牵头制定《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6项行业标准,成立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联合8家协会构建多方治理格局,有力支撑“清源”“固源”等网络空间治理专项行动。
在群团工作方面,坚持“党建带群建”,组建共青团、妇联、工会、行业志愿者服务队等群团组织,打造“党建+群团+公益”生态链。发起的“情暖雪域e起行”等公益项目累计捐赠物资超
800余万元,惠及120余个乡村学校;“悦读书屋”计划已向10所高原小学捐赠5000册图书;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E启公益”计划,引入北京专家开展“新质生产力”讲座,让优质资源“落地生根”。2025年,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协会迅速成立“1·07”抗震救灾工作小组,向33个受灾村捐赠566万余元。
“三促进”:数字赋能推动行业升级
在网络治理方面,协会发布《西藏自治区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倡议》《西藏自治区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多项倡议和自律公约,积极引导会员单位、企业等规范运营,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治理闭环,守护高原网络清朗空间。
在援藏交流方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10余家国家级机构签署援藏协议,建立人才培养、标准建设、科研合作等长效机制,推动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西藏落地应用。
在数字赋能方面,连续5年举办“5G + ”行业应用高峰论坛,组织163场行业活动,吸引1.4万人次参与。编制《数字西藏建设典型案例》《通信与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启动数字赋能千行百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5G智慧医疗、数字教育等技术应用在高原开花结果。
雪域高原上,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正以党建为引领,在数字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着边疆地区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供稿)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