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村民克珠已经将自家刚挤的鲜奶分装到干净的桶里。他发动小汽车,沿着村里的道路挨家挨户去收乡亲们的奶桶。不到一个小时,车厢里就堆了二十多个奶桶,每一个桶上都贴着主人的名字。克珠说,现在每天都这样,接完奶就往村委会送,耽误不得。
在村委会大院外,村民卓玛正拎着两个装满鲜奶的桶排队。她家里养了100多头牦牛。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卓玛的话就多了起来:“以前挤完奶,全家都得忙。我和丈夫熬酥油,老人和孩子帮忙晒奶渣,忙完还得背着这些东西走几里地去镇上找销路。有时候遇上雨天,路不好走,奶渣还容易坏,一天下来也卖不了多少钱。现在好了,鲜奶直接送到村委会,不用自己加工,也不用跑销路,每公斤的价钱比以前自己卖还划算,每月单靠卖鲜奶就能多挣几千块,给家里添置东西的时候也敢花钱了。”
村委会大院里很热闹,上百名牧民排着队,队伍从院门口一直延伸到检测点。大家互相打着招呼,偶尔有奶桶碰撞的声音。工作人员在队伍旁维持秩序:“大家按顺序来,每桶奶都要检测,合格了才能收。”
检测台就在大院中间,上面放着检测仪器,擦得很干净。工作人员旦巴朗杰正在忙碌,他先拿起仪器插入奶桶,检测鲜奶的纯度和温度,然后在本子上记下牧民的名字和奶量,最后把合格的鲜奶倒进旁边的专用储奶罐。从排队、检测到称重,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旦巴朗杰说:“2019年,乡里安排我去拉萨学习牛奶检测技术,学了三个月。现在能在村里为乡亲们服务,觉得很有意义。我负责检测酸度、浓度、蛋白质含量,这些都是保证鲜奶质量的关键,一点都不能马虎。”
在2019年以前,牧民们卖奶一直是个难题。2019年,扎西岗乡党委、政府整合40万元资金,在村里建起了牛奶收购站,还配齐了检测、储存等设备。村委会的干部们也主动出去找销路,最终和两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
收购站运营起来后,村里建立起统一收集、检测、外销的全链条机制,彻底解决了牧民“卖奶难”的问题。现在,村里已有200多户牧民通过这个收购站增加了收入,累计收入超过300万元。
阳光下,储奶罐里的鲜奶晶莹洁白,旁边排队的牧民脸上都带着笑容。这小小的鲜奶产业,正让斯布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动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