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展示木碗制作过程。
获奖选手索朗德吉拍照留念。
展示区展示的手工编制品。
在2025年那曲市恰青赛马节期间,格萨尔王赛马场旁的草坪上帐篷星罗棋布,工匠云集。由那曲市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首届“匠韵润高原”工艺作品展暨“羌塘工巧杯”技艺比赛于9月6日顺利闭幕。本次活动历时三天,是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全面展示了羌塘传统文化与工艺美术的发展成果。
活动以“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的当代表达”为主题,融合展览、技艺比赛和展销三大板块。共吸引来自那曲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手艺人和工艺美术师200余人参展参赛,其中正式参赛选手172人。作品涵盖手绘唐卡、编织品、皮具、木雕、藏香制作、酥油花等16个类别。
比赛现场,安多县扎仁镇传统眼罩传承人次仁曲吉带来了她的精湛技艺,向我们介绍时提到:“我的奶奶是这项传统眼罩编织技艺的传承人,我一直跟随她学习这门手艺。奶奶去世后,这门技艺就由我接过并继续传承,至今已经十六年了。在比赛中,我获得了金奖,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西藏登山队员扎西次仁曾佩戴这款传统眼罩成功登顶珠峰,让这项非遗技艺闪耀世界之巅。
比如县白嘎乡的木碗制作传承人杰参年扎的作品荣获银奖。他表示:“作为一名木碗制作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深知责任重大,将来一定努力把这门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手艺传承下去。”
来自色尼区罗玛镇的索朗德吉在比赛中获得了铜奖,她表示:“未来我希望能够编织出更多丰富多样的产品,让它们走进市场、受到大家的欢迎。”
此外,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作为“新生代工匠”的代表,展示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作品。该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卓嘎表示:“学习这个专业已经快一年了。这次我带来的作品是手工制作的牛皮包。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和同学们一起进步、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那曲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
本次大赛评审分为线上初审和现场展示两个环节,作品得分占30%,现场表现占70%。大赛设有金、银、铜奖及“最佳创意奖”“传统工艺传承奖”,在关注作品的工艺水平的同时,也重视其创新性和文化传承价值。
那曲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西热表示:“此次参加活动的选手都特别积极,比如制作酥油花的手艺人,为了防止酥油因白天高温融化,特意在夜里开车将作品送过来。许多选手也向我们反馈,以往大多只在本地社区内交流,对当前工艺美术的新设计和创作思路不太了解。这次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开阔眼界、互相启发的平台。下一步,协会将继续深入县乡,进一步搜集、整理基层手工艺资源,为那曲工艺美术的发展筑牢更广泛、更坚实的基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