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拉萨9月12日讯(记者 李梅英 丹增朗赛 实习生 雷婧涵)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区青稞将迎来第四代大规模品种更新换代。以“藏青3000”“藏青17”为代表的新品种已完成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河谷农区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高寒农区生育期缩短7至10天,抗倒伏性能显著增强,全程机械化适配率超过98%。
近年来,我区在青稞基因、材料、繁育方面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依托“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绘制全球首张青稞全基因组参考图谱,定位β-葡聚糖合成、矮秆抗倒、耐寒调控等关键基因15个,开发KASP功能标记32套,实现从“经验育种”到“精准育种”的跨越。通过杂交、回交、阶梯杂交结合诱变与基因编辑,创制高产、优质、多抗中间材料120余份,其中18份已进入品种比较试验。建成“云南元谋南繁加代—扎囊原良种繁育—自治区级扩繁”三级良繁体系,年供种能力达3000万公斤。
今年起,日喀则、昌都、山南将率先建设千亩核心示范区,同步开展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确保“育得出、繁得快、推得开”。同时,围绕河谷高产多抗、高寒中早熟、河谷中晚熟优质专用、河谷早熟复种、高寒高蛋白饲料型“五个方向”持续攻关,计划到2030年育成突破性新品种4个,实现全区青稞亩产年均增长2%以上,β-葡聚糖含量稳定在6%以上,为我区打造国家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注入新动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