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95后”客运员李杰盛:高原上的“双面人生”绘就动人篇章

2025年09月16日 09:5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分享到:

李杰盛参加车站组织的职业规划大赛。

李杰盛为车站旅客写福字对联。

在林芝市米林火车站站台上,“95后”客运员李杰盛的身影总是格外忙碌而温暖。面对南来北往的旅客,他耐心引导着;对旅客提出的问题,他细心解答着。他用真诚的微笑架起雪域高原与八方来客的桥梁。而在远离喧嚣的宿舍里,灯光下铺开的宣纸、淡雅的墨香,则勾勒出他人生的另一面:一位沉浸于笔墨丹青中的书画爱好者。

这位来自甘肃的铁路青年职工,将客运服务的细致周到融入笔锋的稳健中,又将书画艺术的宁静致远带入繁忙的工作中。在钢轨延伸的远方与宣纸铺展的方寸之间,在服务旅客的热忱与独特笔墨的静谧之中,李杰盛演绎着属于新时代高原铁路青年的“双面人生”——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这“双面人生”的交融,在李杰盛身上并非简单的角色切换,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气质互补与精神共振。作为客运员,他日复一日地服务需求各异的旅客,练就了极强的耐心、敏锐的观察力和沉稳的应变能力。这些在服务中磨砺出的品质,恰恰成为他研习书法最宝贵的财富。

“比如写毛笔字时一笔一画都不能马虎,就像核对旅客信息一样,容不得半点差错。”李杰盛经常这样说。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时提笔临帖,凝神于方寸之间,浮躁的心绪便如高原的云雾般渐渐散去。墨香氤氲中,工作的压力被沉淀、转化,重新注入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这份源自笔墨的宁静,又反向滋养着李杰盛的客运工作。米林火车站地处旅游热线,每逢节假日客流如织,面对焦急的问询甚至偶尔的抱怨,李杰盛总能保持温和的态度,不急不躁。同事们都佩服他:“老李有股子定力,再乱也不慌。”这“定力”,正是数年如一日伏案书写所淬炼出的心境。他将练习书法时培养的“心正则笔正”理念,内化为“心静则事顺”的工作哲学——唯有内心澄澈安宁,才能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客运场景,为旅客提供真正舒心的服务。

尤其到了春运时节,李杰盛总会主动请缨,在候车室一角支起一张简易书桌,铺上红纸,调好墨汁,化身“春运书法家”。他亲手书写的一副副春联、一张张“福”字,带着浓浓的年味和真挚的祝福,递到南来北往的旅客手中。“平安如意步步高,人顺家和年年好”“天路飞驰复兴号,雪域迎来幸福春……”一句句饱含温情的吉祥话跃然纸上,既有传统韵味,又融入高原铁路特色,引得旅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这样的场景,在每年春运的米林火车站都会上演。小小的春联,不仅传递着节日的喜庆,更像是一封封无声的邀请函,让远方的旅人感受到雪域高原的温度与深情。同事们笑称他是“最有文化的客运员”,而李杰盛却说:“我只是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为匆匆过客添一份暖意。”

李杰盛的这份热爱也悄然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休息间隙,他常拿出速写本,捕捉站台上动人的瞬间:风雪中坚守的同事、复兴号与雪域桃花交相辉映的春日景象……这些饱含情感的画作在车间传阅,成了大家共同的精神慰藉,林芝车间党员活动室里还专门展出了他的一幅《高原春风》。下班后,小小的宿舍便成了临时的“雅集”。铺开毛毡,架起字帖,几位青年职工围坐一起,在李杰盛的指点下执笔习字。墨香与笑语交织,让远离都市的高原车站充满了别样的文化气息。

如今,坚持书画创作十余载的李杰盛,早已从当年初学的“入门者”,成长为同事们眼中技艺娴熟的“李老师”。在米林这片“药洲”净土上,李杰盛用温暖的微笑守护着旅途的温馨,用无声的笔墨描绘着心中的诗篇——这位“95后”客运员的“双面人生”,正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韧性的生动写照。

在刚与柔的和谐共生中,他以笔墨书写情怀,以服务诠释担当。那穿梭于站台与宣纸之间的身影,那一抹在高原寒风中递出的中国红,正如一朵悄然绽放的格桑花,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平凡而动人的光芒。

文/图 通讯员 格桑央金 记者 张雪芳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