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从“空壳村清零”到“旅游收入翻番”

昌都市边坝县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密码

2025年09月19日 08:4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平措郎加
分享到:

热烈的阳光洒向边坝三色湖,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群众的笑脸;清晨,边坝县“邮快合作”“送气下乡”的专车引擎已然轰隆作响;午后,边坝镇普玉一村的党群服务驿站外,村民正用四轮摩托车载着游客前往冰洞景点;傍晚,拉孜乡拉孜村的“银发议事厅”内,老人们围坐畅谈着村子的新变化……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正是边坝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4年,边坝全县旅游收入突破3000万元,旅游人数和收入均比2023年翻一番;农牧产品销售额达156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基本实现清零;47所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实现全覆盖;全县连续四年实现命案“零发生”,重大案(事)件“零发案”,安全生产“零事故”,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亮眼的成绩背后,是边坝县以党建为引领,在人才、产业、服务等领域精耕细作的扎实足迹。

人才活水润沃土

“过去我们村‘两委’平均年龄53岁,现在最年轻的委员才28岁!”金岭乡玉坝村党支部书记布穷感慨道。近年来,边坝县深入实施年轻干部“能力孵化”行动,扎实开展乡(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和村(社)“两委”届中评估分析,先后调整充实乡镇领导班子49人,将51名乡村振兴等专干选拔进入村“两委”队伍,动态配齐配强村(社)“两委”班子510人。通过组织2次县级、11次乡(镇)级村(社)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积极推荐村“两委”干部、农牧民群众、乡贤村才等跨区跨市跨县开展“走出去、拓视野、促三交”活动30期1350人,以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全方位带的方式,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综合能力。

此外,边坝县以“优选、强育、严管、活用”为抓手,按照“2+X”“3+X”标准,择优精准选派361名驻村干部到86个村(社)开展第十四批干部驻村工作。针对驻村干部情况不熟、基层经验不足等问题,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党校等部门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班7期458人次,组织开办11场“驻村第一支部书记讲堂”、现场交流会等活动,持续提升驻村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如今,全县361名驻村干部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中有的是“驻村第一书记讲堂”的金牌讲师,有的是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领头雁”。通过“走出去、拓视野、促三交”活动,1350名乡村人才开阔了眼界;823名后备干部组成的“人才蓄水池”,更让基层队伍始终充满活力——边坝县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带来的蜕变,早已不是个例。

产业花开别样红

蔚蓝的冰川连接至祥格拉山脚,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晶莹剔透;贡嘎冰洞犹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雪山,给来往游客巨大的视觉震撼。要问旅游景点能给一个县城带来多大的改变?边坝县绝对可以给你答案。

曾经的边坝县,产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农牧民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传统种养模式单一,农产品销路狭窄且附加值低;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空壳村”占比高,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青壮年为谋生计纷纷外出,乡村发展面临“人才空心化”难题,经济增长乏力。

2024年,边坝县印发《边坝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制定年度目标,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大力推动“党建+文旅”集体经济发展和清洁能源试点建设工程。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整合、精准选人等工作举措,提质扩建普玉一村、玉贡股村等16个党群服务驿站,推动边坝三色湖景区、炯拉措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成功创建国家级4A、3A级景区。依托文旅带动,边坝县累计接待区内外游客30万余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000万余元,2024年旅游人数和收入均比2023年翻一番,文旅带动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全面彰显。

农牧产品的成绩也同样耀眼。截至目前,边坝县农牧产品线上线下交易972笔,销售额达156万余元;建设运行全市首个哈达加工厂,并首次实现国际贸易出口零的突破,藏红麦提纯复壮体系初步建成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边坝黑山羊、贝母林下资源被纳入20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旺卡水厂取得三色思水商标注册证及取水许可证,布青人参果成功申报集体商标,边坝农牧特色产品地域品牌已然全面唱响。

同时,边坝县坚持推广用好“三带”做法,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书记、党员“带”群众的作用,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村党组织书记+”模式和驻村第一书记帮带,领办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108个,实现“百万元”增收集体经济4个、“50—100万元”增收集体经济6个、“10—50万元”增收集体经济33个,零收益或亏损集体经济基本实现全面清零。同时,积极推行“党员+群众”帮带机制,先后培养182名致富带头人,2024年,帮带输送946人前往拉萨开展南北山绿化工程,实现增收769万余元,用工人数全市排名第一。

生活逐渐向好,这几年,边坝县普玉一村村委会主任达拉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现在,他正忙着操办送孩子去市里面上学,激动地对记者说:“感谢党和政府,这两年生活条件更好了,从年初忙到年尾,月月都能赚到钱,村里的小汽车一下子多了起来,小孩上学也方便了,平时还能去村里好几个茶馆吃饭,其他村子都以我们村为榜样呢。”

减负增效暖民心

“以前墙上挂满牌子眼花缭乱,现在办事反而更方便了。”草卡镇桑卡社区的益西卓玛拿着刚办好的社保卡感慨道。2024年以来,边坝县下发《边坝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自查自纠问题清单》,收集10个方面78条意见,形成《边坝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措施》,制定乡(镇)履职事项“3张清单”和村级“依法履职、协助办理、出具证明、证明撤销”“4张清单”,进一步明晰乡村两级职责职能,通过指导建立任务交办归口管理机制,按职责归口分办落实,对确需乡村落实的事项统一调度,实行领导联系负责制,压实分管领导责任,坚决杜绝转嫁责任到乡村两级的情况。

依据区市两级关于清理“滥挂牌”工作要求,边坝县进一步明确村级组织挂牌标准,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滥挂牌”问题清理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机构标识牌136块、功能标识牌1269块、各类职责功能标识牌1446块、宣传栏378块,有效减轻村级组织负担,释放村级组织工作效能。

据了解,边坝县“滥挂牌”问题清理整治工作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明显。通过强化精简合并、保持框架、合并优化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村(社)职责事项、证明事项撤销和准入审批机制,对全县“党建+四件大事”二级考核指标压减240项,精简率达78.2%,将村级原30余项工作台账精简合并优化至9个,并全面清退乡镇借调干部68人,清退率达到100%。

工作减负但服务不减。2025年以来,边坝县纵深推进“邮快合作”“送气下乡”等民生项目,创新“财政兜底+企业让利”双轮驱动模式,以“零跑腿”“零延迟”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在海拔4500米的马武乡,各驻村干部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巡访牧区;边坝镇创新“红色家政”服务,党员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理发、代购药品……减负后的基层力量,正以更高效的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升温。

从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到产业发展的“蓬勃动能”,从基层负担的“有效减轻”到民生服务的“精准落地”,边坝县正以党建为舵,在乡村振兴的航程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属于雪域高原的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