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医生为患者阿妈检查身体情况。记者 芮怡星 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团队携手西藏自治区医院外科团队开展TAVR。(西藏自治区医院提供)
近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郭应强教授团队的带领下,西藏自治区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医院)心脏疾病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使患者重获“心”生。这不仅标志着该院圆满完成首例TAVR,也意味着雪域高原心血管诊疗能力再攀新高。
据悉,此次手术患者是一位61岁的阿妈。据其回忆,两年前她开始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耐力逐渐下降,夜间偶有阵发性呼吸困难,需高枕入睡,虽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一年前病情开始加重。今年8月,她因心脏瓣膜疾病陷入危急状态,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遂前往西藏自治区医院进一步就诊。经系统性检查,诊断患者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
因患者坚决拒绝开胸手术,医院心脏疾病专家张逸杰医师团队在积极完善检查、充分评估,以及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采取TAVR介入治疗。然而,这项高难度技术没有团队能够开展。
为攻克这一技术难关,医院紧急联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微创瓣膜团队(该团队每年完成TAVR近600例)。接到求助后,郭应强教授秉持“以成熟团队带动西藏本地医疗发展”的理念,立即组织团队,跨越2000多公里抵达拉萨。
术前,郭应强教授及其团队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9月18日,郭应强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凭借精湛技术及丰富经验,最终经心尖入路成功将J-VALVE人工瓣膜精准释放于病变主动脉瓣位置。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即刻显著改善,造影显示瓣膜位置与形态良好,安返病房。术后第2天即转回普通病区,术后第3天已能下床活动。
9月21日,记者来到医院看到,值班医生针对阿妈的身体状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后,阿妈在家属的陪同下开始了康复训练。
训练间隙,阿妈笑着对记者说:“通过手术,此前不适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现在只等身体恢复。”一旁的家属对医院的技术与服务连连称赞,“我们真的非常感谢郭教授团队,从成都那么远来到西藏,给了我妈妈新的希望。”术后,家属向医院献上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 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手术相比,TAVR介入治疗无需开胸,通过导管即可将人工瓣膜精准置入病变部位,创伤小、恢复快,尤其为高龄、虚弱、合并多种疾病或因病情严重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机会。
“此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微创瓣膜团队不远千里奔赴拉萨,成功助力医院完成首例TAVR手术,是华西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次生动尝试和实践。”下一步,医院将借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势,依托华西医院“帮传带”模式,让华西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深度辐射雪域高原大地。同时,开展更多医疗技术合作,更大程度地为西藏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疾病在西藏当地就能治疗。(通讯员 罗琳 记者 芮怡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