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兴义出发,每天骑行500多公里,6天就到拉萨了!”55岁的田刚拍了拍摩托车头盔,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作为一名跑友,他参加过国内多场马拉松,却唯独对拉萨半程马拉松“情有独钟”——为了赶上2025年的赛事,他骑行跨越黔、川、藏三省(区),在海拔3650米的“日光城”兑现与奔跑的约定。
田刚是拉萨半马跑者中的缩影。自赛事创办以来,这场被称为“最难跑的马拉松”——2025拉萨半程马拉松,始终秉持“高原特色、人文魅力”的办赛理念,进一步优化赛道设计,提升服务水平,为跑者精心打造一场高标准、高颜值的雪域盛宴。而这份独特魅力的核心,正是拉萨将人文底蕴、生态之美、旅游魅力、体育精神与经济活力的深度融合,让每一步奔跑都成为一场难忘的体验。
人文为魂:
在奔跑中触摸千年文明
“跑拉萨半马,可不只是跑21.0975公里,更像是跑过一段活着的历史。”55岁的田刚在赛前踩线时,特意放慢脚步,对着布达拉宫的方向拍下照片。作为拉萨半程马拉松的忠实粉丝,为了赶上2025年的赛事,他从贵州兴义出发,每天骑摩托车疾驰500多公里,6天跨越黔、川、藏三省(区),在海拔3650米的“日光城”兑现与奔跑的约定。他拍了拍头盔,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我跑过国内多场马拉松,却唯独对拉萨半马格外执着。”
2025拉萨半程马拉松,是中国田协认证的A1赛事,如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凭借独特的高原风光和“布达拉宫冲线”的IP优势,赛事规模从2018年的3000人,逐步提升到如今的7000人,吸引着像田刚这样的跑者奔赴而来。本届赛事设置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竞速跑(10公里)和健康跑(5公里)三个组别,所有项目均从西藏自治区会展中心出发,以“雪域古城,圣地拉萨”为主题,让跑者在激烈竞赛的同时,领略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赛道设计更是将拉萨的自然与人文印记串联成线,途经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这座1751年始建、有“高原颐和园”之称的建筑,藏式建筑与园林艺术交融,跑者无需驻足便能感受历史底蕴;接近终点时,药王山脚下的拉萨团结公园映入眼帘,昔日杂乱地带蜕变为水清岸绿的生态空间,乔木与布达拉宫同框成绝美风景;沿途还有更暖心的人文关怀,路边市民用藏语高喊“扎西德勒”为跑者助威,田刚直言,“跑到南环路时,加油声让我特别感动。”
记者注意到,本届半程马拉松的完赛奖牌设计极具特色,融入3650米拉萨海拔数字,既是跑者的完赛荣誉,更承载着跨越高原挑战的珍贵记忆。在终点,田刚带着奖牌和哈达,与身后的布达拉宫合影并分享到朋友圈:“这是属于梦想成真的荣誉奖牌,我得好好收藏。”
生态与旅游交融:
邂逅自然之美与旅行之趣
“第一次在拉萨跑步,抬头就能看到布达拉宫,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特别干净。”田刚回忆起首跑体验时,眼中满是赞叹。拉萨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平均海拔3650米,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夏季平均气温15℃,是天然的“避暑跑马胜地”。不同于城市马拉松常见的高楼林立,拉萨半马的赛道沿途,既有蓝天、白云、群峰构成的壮阔背景,也有拉萨河沿岸的绿树成荫,让跑者在奔跑中与自然亲密接触。
为守护这份生态之美,赛事组委会始终将“绿色办赛”作为核心原则。这种对生态的敬畏,不仅吸引着注重低碳生活的跑者,也让本地跑者倍感自豪。42岁的业余跑者普布顿珠是拉萨半马的忠实粉丝,多年来在家门口参赛的他,见证着赛道旁的植被越来越茂密、城市环境越来越整洁:“以前跑过的土路变成了绿道,外地跑友总说‘拉萨的空气能洗肺’,我听着特别骄傲。”
生态与人文的双重魅力,让拉萨半马成为深度旅游的“敲门砖”。赛事举办时间避开西藏旅游极端旺季,许多跑友顺势决定来一场“跑马+旅游”套餐,串联布达拉宫、大昭寺、纳木错、羊卓雍措等景点,让自己在竞技之余沉浸式感受西藏魅力。“跑完半马,我打算去纳木错看看,再走一趟珠峰大本营。”参赛选手吴刚的计划,是众多跑者的缩影,记者了解到,不少人提前3到5天抵达高原,赛后延伸行程前往林芝、日喀则等地。
在赛事终点,普布顿珠也当起了“本地向导”,热情地向跑友推荐藏餐馆、土特产和周边景点。“他们跑完赛问我哪里的藏餐最地道、哪里的风景最美。我很乐意介绍给他们。”据了解,赛事还带动了周边特色产品销售,不少跑者赛后会去八廓街选购藏香、唐卡等特产。如今,“在高原净土奔跑,随赛事深度游藏”已成为潮流,拉萨半马正以生态为基、旅游为翼,让更多人爱上这片土地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体育为核:
用专业赛事点燃奔跑热情
“虽然是高原赛事,但补给、医疗保障比我想象中更专业。”田刚在今年比赛中因轻微高反放慢速度,沿途医疗志愿者立即上前询问,递上氧气与葡萄糖,助他顺利完赛。作为拉萨市标志性体育赛事,拉萨半马始终以“专业办赛”为核心,不断升级服务质量,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跑者在挑战自我时,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本届赛事的参赛阵容极具包容性,朝气蓬勃的学生、正值壮年的上班族、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还有克服身体障碍的残疾人与牵着家长手的小朋友,不同身影汇聚在高原赛道上,共同诠释着“热爱无界”。而半程马拉松男女组的竞争尤为激烈,高原低氧环境下,体能与意志力都面临极致考验。最终,顿珠次仁以1小时13分58秒夺得男子组冠军,央增拉姆以1小时22分49秒摘得女子组桂冠;10公里竞速跑选手也不甘示弱,在清新空气中奋力冲刺,创造出亮眼成绩。
对跑者而言,拉萨半马的“难”,恰恰是其独特吸引力所在。“在拉萨完赛,比在平原跑完全马还开心。这种挑战自我的感觉,会让人上瘾。”田刚的感慨道出了许多跑者的心声。如今,越来越多人将拉萨半马视为“人生必跑赛事”,用脚步证明勇气与毅力。而这场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竞技,更以“体育+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成为向世界展示拉萨开放、包容、现代化新形象的窗口。
汗水浸润赛道,笑容点亮雪域,拼搏的身影与感动的瞬间,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赛场上上演,每一位完赛选手都是真正的勇者。赛事虽已落幕,但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仍在延续,激励着更多人奔赴高原,在奔跑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记者 德吉曲珍 余书冉 郑常容)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