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音乐人郭超扎根拉萨育桃李 用艺术点亮梦想

2025年10月02日 09:1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鹿丽娟
分享到:

图为郭超(左)查看书法竞赛结果。

图为郭超弹奏钢琴。

图为郭超(右)询问绘画课学生学习情况。

图为西藏动漫协会教育培训基地学生作品。

图为拉萨市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基地学生书法作品。

图为郭超练习书法。

图为2024年4月,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全民阅读活动中,拉萨子衍艺术培训学校教师与学生演出后合影。

在拉萨,有一位从云南昭通市远道而来的音乐人,他用19年时间,将艺术的种子撒进一片片渴望美与希望的心田,他叫郭超,来此原本只为追寻创作灵感,没想到却在日光古城找到了比艺术更珍贵的东西——用教育艺术点亮人生梦想。

2006年,对西藏的壮美山河和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慕名已久的郭超来到了拉萨市,当亲眼看到天蓝地阔的西藏时,郭超便被这美景深深吸引。

“原以为这只是一次灵感的追寻,却未曾想到,这座离天更近的城市,成为我扎根生长的第二故乡”。郭超回忆说。

原来是一则招聘音乐老师的信息让他停下了回家的脚步。

应聘成功并授课后,郭超发现,这里的孩子们虽然音乐基础薄弱,但天赋极高,唱歌的音准不需要调,演唱时也非常大方,不会扭扭捏捏没有台风。

于是,郭超对需要参加高考的艺考生们非常上心,针对音乐理论、乐器演奏、声乐演唱作了精细化备课。可当他要撸起袖子大干时,父母的电话却将郭超喊回老家。

“那时我们老家公招老师,爸妈喊我回去考试,想让我留在家乡,离他们近些,想着父母年纪大了,身边需要有人照顾,我就回去考试了。”郭超说。

可考上后的郭超心里一直空荡荡的,电话一响,他总能听到电话那端学生们的问候。

“老师,这个月您怎么没来给我们上课?”

“老师,我唱的音调在换气时,有些拿不准,您在哪,我想唱给您听听,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每一通电话都牵动着郭超的心,“那时不少想考音乐专业的艺考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音乐基本理论教育,那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么闪亮,我不想让孩子们失望。”郭超坦言道。

后来,郭超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毅然回到了拉萨创业,开始系统教学。

不少艺考生在郭超的悉心教导下,考上了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拉萨师范学院等。

在郭超教授的众多艺考生中,来自那曲市比如县的藏族女孩卓玛才扎让他记忆犹新。

“‘老师,我想像您一样教音乐。’这是卓玛才扎跟我聊天时第一次告诉我她的梦想。在试上声乐、器乐课后,我发现这个女孩天赋极高,但基础几乎为零。”郭超说。

于是在高考前的4个月里,郭超免费指导她备战艺考。卓玛才扎从对音乐一无所知,到一举拿下2008年全区艺考第一名,最终被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录取。毕业后,她回到家乡那曲,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就像她曾经梦想的那样。

“这件事像一束光,照进了我心里,我突然明白,我能做的远比‘寻找灵感’更有意义。”郭超说。

从那一刻起,郭超的人生轨迹彻底转向。他不再仅仅是一名音乐人,更是艺术教育事业的播种者。

“每个有音乐梦的孩子也许不都像卓玛才扎那样有极高的天赋,但也可以在后天的学习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教无类是我们作为老师的基本追求,所以我想创办一个能让孩子们追梦的地方。”郭超说。

于是,2019年,郭超创办了拉萨市城关区子衍艺术培训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中央音乐学院在西藏的首家考级点。

不仅如此,郭超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将教学范围从音乐逐步扩展至书法、绘画、舞蹈等多个门类。他尤其重视书法教育的推广,常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在孩子心里种下这颗种子,就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他不仅引进区外优秀师资,自己也身体力行,潜心研习书法,作品多次入选省级展览,而音乐创作也始终未曾停步。

2023年10月,他与作家左中右合作创作了驻村主题歌曲《难忘曲当》。虽未正式发表,他却视其为“最感动的一次创作”,因为这首歌源于生活,凝聚了他们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最朴素的情感。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艺术培养正悄然改变着许多普通家庭的日常。2020年,7岁的丹珍恭吉来学习古筝,奶奶不仅全程陪伴,甚至自己也拿起二胡跟着学起来。每个周末,奶奶都会带着古筝陪孙女去公园练习。3年后,丹珍恭吉成长为机构中的佼佼者,屡次在比赛中获奖。而比技艺进步更可贵的,是艺术为这个家庭带来的欢乐。

岁月流转,他从孑然一身到在这里安家立业,生命中最重要的幸福与感动都与这座日光之城紧密相连。这片土地给予他的,远多于他最初的想象。与此同时,一种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也在他心中悄然生根,日渐滋长。

2017年,郭超开始在拉萨市实验小学代教钢琴课,每年授课24节,他自己还购买了智能教学系统,并每年自费升级,智能钢琴教室里的6台智能钢琴从2017年到现在,郭超一直无偿供学校使用,并赠予学校12台古筝。

“现在拉萨的教育越来越好了,各个学校都广泛推广各类乐器,孩子们越小接触各类乐器越好,在接触中培养兴趣,在喜欢中才会坚持。”郭超开心地说。

如今,郭超的公司已成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西藏动漫协会教育培训基地、拉萨市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基地。

郭超说:“未来还会继续创作歌颂西藏的歌曲,继续推广书法教育,只要能多影响一个孩子,就能多影响一个家庭。”

19年时光流转,郭超从那个只为追寻风景的艺术青年,成为了照亮别人梦想的燃灯者。而拉萨,也从遥远的他乡,变成了他真正的家。他用音符书写大爱,以教育传递温暖,在这片高原上静默而坚定地构筑起一座属于艺术与希望的灯塔。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