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社区食堂托起群众“舌尖上的幸福”

——拉萨市城关区探索基层治理的温暖答卷

2025年10月03日 09: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卢文静 通讯员 张银鹏
分享到:

图为夺底街道桑伊社区新就业群体在食堂就餐。记者 卢文静 通讯员 张银鹏 摄

图为娘热街道仁钦蔡惠民食堂举办开业仪式。记者 卢文静 通讯员 张银鹏 摄

为了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近年来,城关区以拉萨市常态长效推进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战略工作和“党旗下的誓言”主题活动为契机,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及户外工作者“吃饭难”,因地制宜推进社区食堂建设,努力让居民在家门口吃得饱、吃得好,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多元运营: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面对场地与资金难题,拉萨市城关区各社区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多种社区食堂运营模式,形成多元并存的发展态势。

金珠西路社区采取“公建公营”模式,通过城关区委组织部支持与社区自筹解决建设资金,由社区直接运营,每日为辖区孤寡老人免费提供多样餐食,预计年服务超7200人次;八一社区与加措社区实行“公建民营”模式,引入专业餐饮团队运营,其中,八一社区通过对外承包实现了单日接待350余人次,累计服务超6万人次;扎细新村社区探索“社企合作”机制,与老字号“嚓如仓传统餐馆”联手打造“一老一小”惠民甜茶馆,并将20%利润注入公益基金,开创“商业反哺公益”的良性模式;俄杰塘社区通过资源整合,改造闲置办公用房为食堂场地,无偿交由专业公司运营,形成“政府零补贴、社区省心力、企业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精准服务:

关爱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城关区各社区食堂始终将“一老一小一特一新”等重点群体放在心上,以细致入微的分层服务、温暖贴心的关怀,切实回应民生期盼,让社区食堂成为传递城市温情的“暖心驿站”。

分层优惠,暖胃更暖心。各社区结合实际推出差异化优惠政策,让关爱落到实处。公堂社区面向退伍军人、环卫工人及60岁以上老人提供半价餐,70岁以上长者更可免费享用营养餐食;仁钦蔡村持续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推出专属优惠套餐。一餐一饭之间,是以政策暖意提升民生温度的生动实践。

特殊关怀,爱心送达不止于“食堂”。各社区食堂积极延伸服务半径,为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定期发放免费餐食,并支持送餐上门。慈松塘社区主动对接特困人员、低保家庭和优抚对象,将热乎饭菜配送入户,把关怀送至床边桌前。

在服务新业态方面,俄杰塘社区将目光投向穿梭于城市街巷的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为其专门开辟临时休息区,提供热水、充电等便利服务,打造名副其实的“暖心驿站”。

志愿助力,让关爱持续“在线”。桑伊社区“布谷”食堂动员13名热心居民组成“送餐骑兵队”,每周三次风雨无阻地为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上门送餐。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已累计送出爱心餐食1100余份。

创新分配:

收益回馈,公益循环

城关区积极探索社区食堂的“造血”功能,建立起灵活高效的收益分配机制,让食堂盈利真正反哺社区,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良性循环。

公堂社区“三合一”食堂将利润的50%直接用于支持恩惠苑社区等9个集体经济薄弱社区;30%作为公益金,持续投入社区基础设施更新与公益事业发展,让服务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扎细新村社区开创“商业反哺公益”新模式。社区与老字号“嚓如仓传统餐馆”合作,约定从利润中提取20%设立社区公益基金。这一举措为公益服务提供了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来源,确保了关爱行动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俄杰塘社区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和有效整合资源,成功探索出一条自给自足的新路径。食堂通过对外开放经营获得收益,有效弥补了面向特殊群体的公益支出,形成了“以商促公、自我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功能拓展:

多元融合,塑造社区新中心

如今,城关区的社区食堂早已超越单纯的就餐功能,积极拓展服务外延,成功转型为集便民服务、健康关怀与文化滋养于一体的社区枢纽,成为居民最爱去的“暖心会客厅”。

桑伊社区“布谷”食堂在传统节日举办的“百家宴”已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食堂还计划推出“共享厨房”,每周六免费开放,邀请专业厨师现场教学,指导居民亲手制作藏面等传统美食,让美食技艺在邻里间传承。

慈松塘社区食堂注重营造家的温馨氛围,比如:定期举办“暖心茶话会”,为居民提供倾诉交流的轻松空间;“端午粽香”等节庆活动,让大家在动手协作中感受浓浓的情谊等。

金珠西路社区将健康关怀直接融入日常,联合医疗机构在食堂开展营养咨询、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活动。此外,精心推出“助老餐”和促进亲子互动的“亲子厨房”等特色活动,让关爱在舌尖上流淌。

通过多元化探索与创新,城关区将社区食堂建设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社区治理的创新平台和民族团结的温馨纽带。未来,城关区各社区食堂将持续围绕居民反馈的问题,优化菜品与服务,全力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暖心食堂”,让幸福在社区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