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巴宜10月4日电(记者 王珊)近年来,林芝市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强化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筑牢高原水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河清湖美、人水和谐,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高原水生态画卷。
林芝市水资源禀赋突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约2329.11亿立方米,占全区总量的53%;境内分布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651条(段)、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25座,共同构成丰富而独特的水生态体系。
为守护好这一方碧水,林芝市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1493名河湖长实现所有河流管护全覆盖,无人区河流也通过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真正实现“每条河流都有人管、有人护”。
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林芝市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各级河湖长严格依照《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开展巡河,自2021年以来,累计巡河6.5万人次、行程超15万公里、耗时45万小时,清理河道白色污染物2237吨,以实际行动守护河湖健康。同时,该市创新建立“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摸排水生态公益诉讼线索125件,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所有发现问题严格按“一般1个月、重大3个月”的时限整改,完成自治区卫星遥感监测线索复核450个,实现各类水环境问题“动态清零”。
在推进精细化管护方面,林芝市持续夯实治理基础,完成28个市级河湖“一河(湖)一策”方案修编与健康评价,全面设置市级河湖管理范围界桩与标识牌,编制22条(座)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岸线保护区和保留区比例超过80%,为河湖水域划定清晰的“生态红线”。针对河道采砂管理,该市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构建“发现—调查—整改—问责—处置”全链条监管体系,并投入3900万元建设巴宜区绿色产业园区,将12家砂石场统一纳入集中管理,通过“开采—加工—销售—监管”一体化模式,实现砂石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此外,林芝市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与防洪减灾能力建设,不断巩固水安全屏障。近年来,累计争取资金1.42亿元,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8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1.4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93.37%;扎实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年新增供水能力2500万立方米,成功创建7个自治区级幸福河湖。在智慧河湖建设方面,建成市级河道视频监控点64个,集成接入县级监控109路,构建尼洋河城区段信息化防洪预警体系,以科技赋能水环境治理,为河湖安澜装上“智慧眼”。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