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既传统又现代,既隆重又亲切”

—2025年那曲市恰青赛马节见闻

2025年10月15日 09:0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孙芮茸
分享到:

图为那曲恰青赛马节开幕式上的马术表演。 本报记者 万靖 摄

秋日的羌塘草原,晨光染金,凝露未晞。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区格萨尔赛马场上,人潮如涌、呼声震天——一年一度的那曲恰青赛马节在这里浩荡启幕。来自11个县区的牧民跨骏马、着盛装,袍袖生风,银饰锵鸣,他们的脸庞都镌刻着风霜与阳光交织的痕迹,也洋溢着高原民族传承千年的豪情。

开幕式上,1300余名参演者以天为幕、草原为台,演绎着高原儿女不变的精神传承。色尼区派出300人,其余每县百余人共组演出矩阵——这不仅仅是一场文艺展演,更是一部以人为笔、以舞为墨绘就的流动诗篇。

马背文化的碰撞交流

本届赛马节最引人瞩目的是传统与现代并行的“双轨模式”,赛事组织愈发系统化、专业化。组委会严格依据《2024年西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规则汇编》,将马匹按身高划分为138厘米以下、138厘米—145厘米、145厘米以上三个组别,并特设4岁以下小马组,吸引了来自西藏各地乃至其他省市的名马与羌塘良驹同场竞技。13项专业赛事与2项传统马术表演轮番上演,最高单项奖金达15万元,冠军骑手可获2万元。

同时,围绕“吸引关注、激发参与”核心目标,突出那曲游牧生活的鲜明特色,今年,持续开展抱石头、拔河、押加、吾尔朵准射等群众体育赛事,展现那曲游牧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支顶尖马术表演队——四川红原邛钦队、甘孜理塘赛马协会、西藏自治区体育局马术队、青海玉树马术队、云南香格里拉呀拉索马术应邀登场。首次实现藏族传统马术非遗技艺与区域特色马术文化的深度融合,呈现马背文化的碰撞交融与交流。

任何一场盛会背后,都离不开精密如钟表般的保障系统。本届组委会在赛场周边设置了5个医疗保障点——其中4个固定,一个流动。每个点都配备了医生和护士,提供血氧检测、吸氧和基础病症的诊疗服务,全部免费向运动员与观众开放。安保系统则由色尼区公安局牵头,那曲市公安局支援,组成安检、交通疏导、突发事件处置等多个功能组。从早晨7:30到晚上7:30值守,夜间还另增力量保障锅庄舞现场的秩序与安全。

文化与旅游的创新融合

文化体验区是本届赛马节的一大亮点。在那曲市文旅局的精心策划下,游客可以深度融入藏族传统生活:在黑帐篷中尝试骰子、密芒、久棋等传统游戏,亲手磨糌粑、打酥油茶、生火煮茶,甚至骑马漫行、聆听格萨尔史诗说唱。那曲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扎西永青表示:“我们要打造一个集传统文化、市场运作和百姓增收于一体的平台。既让游客有多样化的体验,也让老百姓切实增加收入。”

场内外有机联动也是本届创新之一。核心区保留传统赛事,外围则设置非遗体验项目和工艺美术产品展示销售等内容。“极地那曲”舞台真正实现了“百姓演、百姓看”,任何人皆可登台展示才艺。扎西永青提到:“‘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关键就是让老百姓高兴。”在这样的理念下,整个活动内容安排得丰富有序,观众可以在观看比赛的间隙,欣赏演出、聆听格萨尔说唱或参观工艺美术展览。

赛马节期间,还举办了藏西北区域文化旅游推广联盟联席会暨文旅推介会,旨在深化区域文旅合作,共同打造藏西北文化旅游品牌和317自驾旅游线路。扎西永青表示:“我们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一切,就是要用热情来吸引客人。”这正是“极地那曲”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随着联盟的成立和317自驾旅游线路的打造,那曲恰青赛马节的影响力必将与日俱增。

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

赛马节不仅是文旅的盛会,也是经济的重要引擎。那曲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多吉玉杰介绍,那曲作为牧业大市,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中部以牦牛为主,西部以绵羊为主,东部则发展虫草+牧业等多种经营,老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于农牧产品和手工艺品。赛马节的展销区有来自11个县区的经济合作组织、家庭牧场、养殖大户以及三家龙头企业参展,展品包括肉、奶、拉拉、酥油、编织产品等,充分展示了那曲畜牧业资源的丰富性。三大龙头企业各具特色:聂荣县的嘎确公司主营肉类产品,色尼区的嘎尔德公司专注奶制品,嘉黎县的娘亚公司主要经营畜种。

“仅赛马节期间,农牧民群众通过赛马节展销实现纯收入达3000多万元,每天平均销售额200—300万元。”多吉玉杰告诉记者。这些数字背后,是赛马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

“极地那曲”舞台旁边摆摊的年轻创业者们也为赛马节注入了新活力。大学生次仁贡觉成立了集手工艺设计、咖啡店与工厂、电商运营于一体的多元化公司。在“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的推动下,他开始做起了电商,在抖音开设“高原优选”网店,组建“秀”共融直播团队,建立直播基地,与本地自媒体达人合作,共同推广那曲本土产品。

来自云南的游客在摊位上品尝嘎尔德公司生产的酸奶后,啧啧称赞。嘎尔德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色尼区国资委的支持下,公司建立了15个鲜奶收购站,为110名农牧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并与他们签订原料供应协议,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的同时,保证了奶源供应。”据了解,目前嘎尔德公司已在拉萨、那曲、山南及四川成都开设了12家直营门店,并持续向本地中小学直供营养酸奶,形成“产—供—销—配”全链覆盖。

文化与情感的深刻体验

在本地人看来,赛马节是一场无需言说的归乡仪式。来自聂荣县的罗布提前两天就来到色尼区,和家人准备到赛马节现场观看比赛。他观看了9月5日上午的跑马比赛和下午的抱石头比赛。跑马比赛后,看到现场颁发的名马徽章,罗布直言:“徽章特别好看,让人十分羡慕,养一匹好马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我特别爱看赛马大会,每年都会来。”抱石头比赛罗布更是“如数家珍”,去年谁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他都记得很清楚,在他看来,抱石头比赛所体现的力量感是那曲人民的独特风采。

于外地游客而言,赛马节同样是一次文化与情感的深刻体验。从陕西来到林芝生活了20多年的张燕,专程北上那曲。“尽管身体有些不适,但完全被这里的热情和精神所震撼。”她说,“既传统又现代,既隆重又亲切。”像她这样被吸引而来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穿梭于黑帐篷之间,伸手触摸粗粝的牛、羊毛编织品,俯身品尝刚打出来的酥油茶,以身体感官“进入”草原的生活。

当夜色降临,草原音乐会谢幕。锅庄舞乐响起,人们牵手成圈,踏步起舞。这一刻,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本地人与远方游客心手相连。那曲恰青赛马节不仅是场竞技,更是文化交流与经济共赢。它印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生生不息,焕发新的光彩。这场草原上的文化盛事,不仅展现了那曲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示了当地人民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