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200多米的曲松县堆随乡,藏着一个120户411人的小村落——白林村。今年5月,这个“云端村落”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小村落,凭啥摘得“全国文明村镇”的牌子?
走进白林村,“无烟禁酒村”的牌子格外醒目。“现在全村没人抽烟,喝酒只在年节时抿两口自家酿的低度青稞酒。”村支书普布次仁的话里满是自豪。
这一切得从村民洛桑多吉说起。常年在外的他深知高原上抽烟喝酒伤身体,每次回乡都反复劝乡亲们注意健康。2017年起,村委会顺着这份“民间共识”,不搞硬要求,只靠拉家常、摆道理慢慢引导。曾一天抽三包烟的“老烟枪”达娃,就是被这股氛围“逼”着戒了烟。
“后来递烟没人接,就我一个人抽,实在不好意思。”达娃边说边笑。2022年,白林村彻底实现“无烟”,禁酒成了全村人的默契。
在白林村,“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不是口号,而是刻在村民骨子里的信念。73岁的扎西措姆老人,硬是把8个子女中的7个培养成党员干部;今年村里3名高考生全考上本科,3名初中生都进了重点高中。
“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全村跟着骄傲。”普布次仁说,现在家长劝学,爱说“你看人家哥哥姐姐多争气”。重视教育的传统,让知识成了村里受尊崇的“财富”,也为村庄攒下发展底气。
文明更藏在邻里互助的暖心里。
2021年,一场暴雨冲毁仁增卓嘎家的屋顶,不用招呼,大家扛着工具就来帮忙,三天就修好了房子;村里的五保户,春耕时地最先种上,秋收时粮最先入仓,农活全由乡亲们包了。60多岁的老党员次仁曲珍,十年如一日清扫村道,路上有牛粪立马清,路面有坑洼赶紧填,村民提起她都竖大拇指。“一家有难,全村支援”,写在村规里,更落在实处。
从“老烟枪”戒烟到全村“无烟禁酒”,从家家户户供孩子读书到邻里互帮互助,白林村的文明,藏在每个村民的日常里。如今,“全国文明村镇”的牌子挂在村委会门口,村民说,这不是终点,是新起点。这个大山里的小村落,正用点点滴滴的坚守,汇聚起浩浩荡荡的文明新风。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