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多层次社保体系全面建立 便民服务智慧化升级

​西藏社会保险工作惠民成果彰显

2025年10月21日 21:2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 央宗 王敏)10月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大厅召开,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琼达从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社会保险工作发展成就。

  • 主持人: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新闻办主任 坦妮娅

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5年9月末,全区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382.67万人次,较“十三五”末增长94.87万人次,增长率32.96%;多层次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惠民成果持续彰显。

  •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琼达

记者了解到,从初期聚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到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面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社会保险体系的“四梁八柱”全面建立。2022年将基层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难题得到破解,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实施。我区基本形成“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为基础、职业/企业年金(第二支柱)为补充、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为提升”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全面建立,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社会保险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一级调研员 叶正刚

西藏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精准覆盖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我区社保体系从“以城镇职工为主”向“职工与居民协调发展、质量并重”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参保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十三五”末增长18.2万人,增长率达71.77%。

目前,全区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53.92万人,累计缴费1.61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自2014年以来连续13次上调,2025年达到每人每月295元,切实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政府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群体代缴100元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十四五”期间,累计代缴覆盖超124.90万人次,累计代缴资金达1.25亿元,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养老后顾之忧。

  •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处长 田驰

除此之外,我区于2018年开始全面发行社保卡,截至9月底,作为全国唯一第三代社保卡区域户籍人口全覆盖地区,全区累计采集社保卡数据363.34万条,社保卡持卡人数为359.6万人,覆盖了全区98.57%的人口;签发电子社保卡352.43万张,覆盖全区96.6%的人口。

截至2025年9月末,全区共建成社保卡服务网点400余个,设立快速制卡网点280余个。深入推进“川藏”“渝藏”“青藏”“豫藏”等区域一卡通工作,实现人社、医保、交通、文旅等领域的跨地区应用。截至2025年9月末,持我区社保卡在成都、青海、重庆、河南乘坐公交、地铁达45.54万人次,在成都、重庆持社保卡商超购物达4.8万人次。推行“线上办、就近办”协同服务,7个地市均设社银合作“就近办”网点,提供参保登记、待遇资格认证等高频服务;线上经办大厅开通业务20余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网上办”“掌上办”全面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跨省通办”“网上办”高效落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时间从4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军地联办”机制成熟运行,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实现“免申即办”,为劳动力跨区域、跨军地流动提供无缝保障。西藏人社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打造社保业务就近办“15分钟服务圈”,我区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昌都市市区部分金融机构已建成“就近办”网点。

  •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副处长 梁超

下一步,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多层次社保体系;持续推动经办服务向基层、农牧区延伸,提升精准化便捷化水平;持续筑牢基金安全长效机制,让社保成果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续写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社保力量!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