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藏北家庭牧场——

“转”出现代牧业新天地

2025年10月22日 09: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万靖
分享到:

晨曦微露,位于那曲市索县江达乡迪书卡村的亚琼普家庭牧场,在牦牛的轻哞与牧人的吆喝声中苏醒。牧场主人扎西顿珠赶着成群的牦牛缓步走向草场。牦牛颈间传来的铃响,与远处雪山融化的溪流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高原牧牛曲。

夜幕降临,另一番忙碌而温馨的场景又在牧场上演。扎西顿珠的家人扎西拉吉俯身于奶牛之间,熟练地挤取新鲜的牛奶。随后,她将乳汁置于传统火炉上缓慢加热,待温度适宜,倒入木桶中密封发酵。两小时后,一碗碗质地醇厚、香气浓郁的高原手工酸奶便制作完成。这碗酸奶里,既藏着代代相传的牧区智慧,又承载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这一早一晚的画面,犹如一扇清晰的窗口,窥见了亚琼普家庭牧场的现代化转型之路。今年4月,牧场正式注册成立西藏索县江达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从以往自产自销、零散经营的传统模式,发展成以家庭为单位、以现代化集约养殖为核心的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出一条“家庭牧场+现代化养殖”的新路径。

牧场坚持生态放养与科学管理并重,在疫病防控和品种改良方面持续投入,显著提升了牦牛的存活率与出栏率,也增强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牧场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借助各类展销会、文化节等活动,让高原优质的牛肉、奶制品和手工艺产品走出牧场、走向广阔的市场。其产品已先后亮相于索县格萨尔王妃珠牡文化旅游音乐嘉年华、那曲市恰青赛马节等展销平台,凭借天然、健康的特质,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牧场名字中的‘亚琼’二字取自爷爷的名字。这是一种纪念,更意味着传承。我们想把祖辈坚守的牧业精神和诚信勤劳的品格一直延续下去。”扎西顿珠介绍,“目前,牧场拥有牦牛约200头,未来计划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至1000头,通过自繁自育和引进优良畜种相结合,稳步提升存栏数量和质量。同时,将持续对接多元市场需求,开发牦牛肉、奶制品等高原特色产品线,强化品牌竞争力。努力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带动周边牧户合作养殖、统一销售、共同发展,让江达的畜牧产业走向规模化、现代化。”

“家庭牧场不只是一个生产单元,更是牧民融入产业链、实现增收致富的途径。”江达乡副乡长普布卓玛说,“为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广家庭牧场模式,乡政府在项目资金申报方面,全力支持畜牧业产业的发展,推动更多牧民融入产业链,实现增收致富。”

如今,像亚琼普这样的家庭牧场,正在藏北高原上蜂拥而起、蓬勃发展。它们不仅深化了牧区改革,更探索出转型升级的宝贵经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