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扮靓绿水青山“颜值” 提升金山银山“价值”

定结县陈塘镇在高原绘就“两山”转化的绿色发展新画卷

2025年10月24日 08:5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分享到:

在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这里不仅有着“夏尔巴文化故里”的独特魅力,还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陈塘镇是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的第七批“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基地、西藏自治区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这座仅有2800余人口的小镇,曾因地处边境、基础设施薄弱,面临“守着绿水青山难寻金山银山”的发展困境。而如今,在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对口帮扶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原绿色发展新路。

靶向帮扶

科研力量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自南京所与陈塘镇雪雄玛村、莎列村、沃雪村、比塘村结成帮扶对子以来,“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便成为帮扶工作的核心。南京所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优势,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多次深入基层,翻山越岭勘察自然资源、倾听农牧民需求,全面摸清四村的“生态家底”与“发展堵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技术支撑+资金投入+项目落地”的长效帮扶机制,将科研成果切实应用到陈塘镇的发展中,让帮扶成效真正惠及群众。

在产业帮扶方面,南京所针对陈塘镇特色农产品“质优价不优”的问题精准施策。一方面,协助完成鸡爪谷有机认证,为这一本地特色作物贴上“生态标签”,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在比塘村投入30万元打造魔鬼辣椒种植基地,如今该基地年产辣椒400余斤,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同时,南京所大力帮扶西藏高原特色茶产业,在莎列村投入100万元建成10亩茶叶适种示范基地,又在沃雪村援助80万元推进40亩茶叶种植项目,成功建成我国目前海拔最高、地理位置最西的茶园,为陈塘镇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生态治理上,南京所投入100万元建设生活垃圾收集兑换绿色超市及配套清运系统。通过“20个塑料瓶换1包盐,3公斤废纸换1块肥皂”的创新模式,不仅大幅提高了生活垃圾收集率,还让“环保利民”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主动参与村庄保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边境村寨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点绿成金

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持续发展

外部帮扶为陈塘镇奠定了发展基础,而内部的积极发力则让其发展之路走得更远。陈塘镇立足“夏尔巴文化故里”“珠峰小江南”的独特优势,在巩固帮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记者了解到,陈塘镇依据本地自然禀赋,遵循“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借助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的技术支持,成功攻克高海拔冷水鱼陆基养殖难题。同时,大力发展魔鬼辣椒、板栗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同步开展天麻、黄精等中药材培育,积极开发灵芝与黑金耳等林下资源,并稳步扩大藏香猪、藏香鸡、犏牛等生态养殖规模。如今的陈塘镇,田间作物丰富、林下珍宝众多、圈里牲畜兴旺,一幅“林下经济+生态养殖+特色种植”融合发展的产业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以前守着山林,只能靠种鸡爪谷、土豆勉强维持生计,现在种茶叶、养藏香鸡,一年能多赚三四万!”沃雪村村民扎南的感慨,道出了陈塘镇群众通过产业增收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生态旅游也逐渐“火”了起来。依托喜马拉雅山南麓飞瀑、原始森林、雪山交织的自然景观,以及夏尔巴原生态歌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玛尼戏、竹编技艺等民俗文化,陈塘镇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开发九眼温泉文旅项目,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发展民宿,精心打造嘎玛沟科考探险徒步游、陈塘沟夏尔巴文化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文化与生态的深度交融,成就了陈塘旅游的独特魅力。如今,陈塘镇已成功入选首批西藏自治区非遗旅游景区,“珠峰小江南,富氧陈塘沟”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民宿生意火爆,餐馆也忙碌起来,群众的收入显著提高。

直面挑战

锚定目标再启新程

尽管陈塘镇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交通区位受限、市场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等现实挑战。定结县委常委、陈塘镇党委书记林立鹏介绍,为突破这些“瓶颈”,持续深化“两山”转化,陈塘镇已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针对当前种养殖“小而散”的问题,计划进一步筛选适合本地气候、经济价值高、便于储运的品种,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产业。通过“农(牧)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整合资源,开展规模化生产,同时引进技术专家,培养本地“土专家”,配套建设加工储藏设施,推动特色产业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转变,实现品牌化经营。

同时,陈塘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升通往陈塘的公路等级,完善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将夏尔巴歌舞、竹编技艺等非遗项目融入旅游全链条,推出“非遗体验+特色美食+民宿住宿”的一体化服务。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培养本土旅游“网红”,加大对陈塘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了解陈塘、走进陈塘。

“守好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陈塘镇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让陈塘镇不仅‘富起来’,更‘美起来’。”林立鹏说,“下一步,陈塘镇将继续深化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治区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以科技赋能生态产业,努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实现金山银山的更高‘价值’,让群众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通讯员 向声权 牛玉壮 记者 次吉)


责任编辑:唐朕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