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谭瑞华)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联合手术,在单次麻醉下同步切除椎管内肿瘤并夹闭颅内动脉瘤,一次性解除了患者面临的截瘫风险和致命危机,充分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能力与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高度融合。
此次救治的患者来自那曲,此前因四肢肌力急剧下降、行走能力持续衰退,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遂专程前往自治区人民医院求医。经全面检查,医疗团队首先发现其胸椎第1-3节段椎管内存在一枚直径约3厘米的肿瘤,肿瘤已严重压迫脊髓,导致脊髓变形如细线,患者双下肢肌力仅存2级,肌张力显著增高。
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仁增说:“若不及时手术,肿瘤持续压迫脊髓将引发永久性截瘫,患者可能终身失去行动能力。”然而,术前进一步检查又发现新的危急情况: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存在一枚约0.6×0.4厘米的囊状伴子囊脑动脉瘤。这种动脉瘤被称为“颅内不定时炸弹”,虽暂未破裂,但形态与尺寸均提示破裂风险极高。“若仅先处理椎管内肿瘤,术中或术后动脉瘤一旦破裂,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若分次手术,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还可能在两次手术间隔期内出现病情恶化。”仁增解释道。
面对“截瘫风险”与“致命炸弹”并存的复杂病情,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迅速牵头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科室展开深度研讨,最终确定了“一次麻醉同期处理两处病灶”的最优方案,力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
手术当日,神经外科团队在高清显微镜下展开长达六小时的精细操作:先精准定位颅内动脉瘤,成功夹闭瘤体并完整保护载瘤动脉,彻底消除破裂风险;随后转向椎管内肿瘤切除,在严格保护脊髓神经的前提下,将肿瘤完整剥离取出,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整个手术过程在多学科团队的协同保障下平稳推进,术中生命体征始终稳定。
术后恢复阶段,患者状况持续向好,出院时,患者已能扶着栏杆独立行走,基本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此次复杂疑难病例的成功救治,不仅标志着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高难度联合手术领域实现新突破,更印证了医院从“输血式”援藏向“造血式”发展的转型成效,为今后同类复杂病例的诊疗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