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1月6日,拉萨市召开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系统回顾了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拉萨在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展望“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
发布会上,拉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一级巡视员占堆介绍,60年来,拉萨市始终与全国、全区发展同频共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今天的拉萨,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全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雪域古城·圣地拉萨”城市文旅品牌走向世界,绿色工业、数字经济、金融商务“三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区、金融商务区、综合保税区、市民休闲区、夜间经济区加快建设,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分会场活动,“数兴城”正在走来,首府城市经济首位度作用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0.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314倍,年均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0.64亿元,是1965年的2396倍,年均增长14.1%。
拉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刚强介绍,60年来,拉萨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东延西扩南跨北联”战略,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65年的5平方公里扩展到近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至近90万人,城镇化率超过70%,位居全区第一。城市骨干路网不断完善,新增城市道路500余公里,建成跨拉萨河桥梁11座,形成“七横八纵”主干路骨架。供水管网从不足50公里延伸至1000余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住房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十八大以来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5万余套,改造老旧小区168个,惠及约13万居民。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拉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唐振强指出,拉萨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推动绿色发展。城市绿化覆盖率从60年前的不足10%提升至40%以上,公园绿地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南北山绿化工程累计营造林百万余亩,栽植苗木1.2亿余株。森林覆盖率达19.4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位居全国重点城市首位。污水处理能力从零起步,如今日处理能力近40万吨,处理率超过95%。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发电,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拉萨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际湿地城市等称号,成为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的首府城市。
在推动农牧民增收方面,拉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嘎旺朗杰介绍,拉萨构建了“四轮驱动”增收体系,通过技能培训、订单农业、劳务派遣、集体分红等七大举措,全方位拓宽农牧民收入渠道。农牧民人均收入从1965年的84元增长至2024年的27151元,60年间增长323.2倍,年均增速10.3%。党的十八大以来,农牧民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达13.3%。2025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98元,同比增长8%,增速位居全区第二。
拉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志峰表示,拉萨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四件大事”“四个创建”,坚持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依法治市、稳定安市“五条原则”,加快建设“一城三区”,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生态文明高地引领区。目前,拉萨已在六大领域谋划储备总投资近3000亿元的项目,力争“十五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推动城乡面貌再焕新颜,民生保障再上台阶。
六十载砥砺奋进,一甲子春华秋实。拉萨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各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展现出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的勃勃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拉萨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