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浪卡子县多却乡:小小监控屏 安全又安心

2025年11月11日 11:0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孙开远 通讯员 马伟元
分享到:

“马丢了半个月找不着,河道巡查走断腿,流动人口难管控。”站在热玛瓦村的河道边,多却乡派出所教导员云旦多吉的话语道出这个乡曾经面临的社会治理困境。

平均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县多却乡紧邻510省道。以前,这里治安案件破案率不足30%,群众安全感测评仅82分,各村每年耗费人力巡逻,却收效甚微。

2024年春,热玛瓦村索朗普尺家的3只羊被盗,民警排查半月无果,群众对派出所的工作不满意。“不是干部不尽力,是腿跑不过隐患,嘴说不清事实。”乡党委书记多布杰在治理推进会上表态,“必须装上监控,群众要的是摸得着的平安。”

项目启动之初就遇到阻力。以热玛瓦村为例,88户村民半数心存疑虑:“摄像头会不会照进我家?要自己掏钱吗?”

村党支部书记扎巴旺杰和村干部一起,带着派出所制订的隐私协议逐户承诺:“公共区域全覆盖,私人院落自主管,每户独立密码保隐私”。72岁的留守老人益西拉姆记得,党员次仁平措连续三天上门,一句句念完5页的协议才离开。

为解决购买监控设备的资金问题,村党支部决定,由村集体出资1.8万元,再由党员带头众筹7000元,一周时间就凑齐2.5万元的资金缺口。88户村民家庭监控实现终身免费流量。

按照“不照门窗、不泄数据、不共用权限”的原则,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每月核查监控角度,打消群众顾虑。

如今走进热玛瓦村,97个监控摄像头分别在村口、河道、停车场形成无死角防护网。“商店不用锁门,手机能看生意,老人孩子随时掌握。”村民仁增多吉点开手机APP,屏幕里清晰显示着自家院落与村口商店的实时画面。让他省心的是,8岁的儿子放学后在文化广场玩耍,通过监控喊话就能提醒回家吃饭。

热玛瓦村试点的成功加快了监控设备在全乡的普及。截至今年9月,多却乡已筹集资金25.8万元,在12个村安装监控981个,实现公共区域全覆盖、农户院落全接入。

在加强技防的基础上,多却乡创新推出“四级治理体系”,让社会治理效果倍增。

小事联户长现场调解。吉古扎村两户村民因草场边界发生争执,联户长丹增调取监控后,15分钟就调解好了矛盾。

难事村委会协调。省道510段发生交通事故,通过监控回放还原事实,半小时就化解了纠纷。

大事乡党委统筹。今年汛期,河道监控预警滑坡隐患,乡党委提前组织群众防范应对。

数据见证深刻变革。今年以来,多却乡全乡矛盾纠纷化解率100%,治安案件破案率提升到98%,交通事故处置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5分钟,群众安全感测评跃升至96分。

“在外务工,打开手机就能看母亲做饭,省下的路费给孩子买了电脑。”常年在拉萨务工的晋美阿旺的话,道出300余名外出村民的心声。

“一块块小小的监控屏,连接的是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是设备有多先进,而是把群众放在心里。”扎巴旺杰指着监控室的“三色管理表”介绍,红色标注独居老人家庭、黄色标注商铺点位、绿色标注公共区域,党员网格员每天线上巡查,线下跟进。这种技防和人防的组合,让科技有了民生温度。在吉古扎村,村集体经济依托生态饲草基地盈利后,第一笔支出就用于扩充监控网络。

如今,多却乡正计划再投入50万元,给这个“智慧防护网”新增无人机巡防和智能预警系统。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