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那曲市中级人民法院:用心用情守护有温度的“圆满”

2025年11月13日 15:5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万靖
分享到:

近日,那曲市中级人民法院成功调解多起家事纠纷,展现出法律在高原牧区不仅具有尺度,更充满温度。法官们主动深入帐篷、走进农牧民家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情理法交融的智慧,展现了法律背后的人文温度。

在色尼区“尼玛法庭”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中,12头牦牛、一套褪色的家具以及采集的虫草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法官并未局限于审判席,而是带着书记员走进当事人家中,穿梭于牛棚与房屋之间,仔细清点每头牦牛,查看虫草品相。这种“车载流动法庭+流动办案”模式,已成为“尼玛法庭”解纷常态。

面对财产分割僵局,尤其是虫草分配这一关键矛盾,法官启动“法庭+司法所”联动调解机制,将对抗式辩论转为围坐交谈的“拉家常”。他没有急于划分财产,而是从清晨放牧取水的日常,聊到暮色中升起的炊烟,从子女教育聊到老人赡养。在温情回忆中,双方逐渐放下对立。法官敏锐捕捉到他们内心深处仍存的家庭意愿,遂以情感共鸣为突破口,引导双方回顾共同经营家庭的不易与温暖,最终让积怨冰释。

在班戈县法院调解室,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因感情不和争吵不休,财产分割成为僵持不下的焦点。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法院干警没有机械适用法条,而是与调解员一起,像唠家常般平复双方情绪。

当谈及20头羊、2万元存款和一辆旧车如何分配时,干警笑着插话:“你看,这些财产一分,每人一半,往后各自都能过得不差。牛羊继续养,车还能用,日子是有奔头的。”这句朴实又实在的话,让两人从争执中冷静下来,开始理性思考。最终,他们平和达成协议,临走时互道一声“以后各自安好”。

另一对来自双湖县的夫妻感情破裂多年,核心矛盾集中在抚养孩子问题上。法院干警没有急于划分抚养权,而是从细节入手,引导夫妻共同回忆:“孩子平时睡前爱找谁讲故事?”“学校受委屈了,第一个跟谁说?”这些问题渐渐唤醒父母心底的责任感。干警趁势分析:“抚养权不是争输赢,关键是谁更了解孩子的习惯和需要。”经过耐心沟通,双方最终采纳了“轮流陪伴+共同承担抚养费”的灵活方案。最令人动容的是,孩子得知安排后轻声说:“爸妈还是爱我的。”这句话,成为这场调解最温暖的注脚。

这三起调解,体现了那曲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家事审判中的理念:不鼓励对抗,不执着输赢,而是搭建沟通的桥梁,既讲法理,也讲人情,让一段关系的结束,依然可以走向一种有温度的“圆满”。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