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 我的援藏时光

援藏让农牧民直接受益

2015年05月14日 16:43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湘 云
分享到:    

     从1995年正式实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以来,全国各地投巨资援助西藏,援藏建设的项目主要涉及农牧业、交通、通信、城镇建设等领域,众多援藏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西藏的基础设施,缓解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我区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全区280多万人口中,农牧民占80%以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援藏工作重点,并把援藏项目和资金向西藏农牧区予以倾斜,这不仅有力地改善了西藏农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对提高西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农牧民成为了援藏项目的直接受益者。

     达孜县县长次仁央宗在谈到达孜县新农村建设时说,今年达孜县将在充分利用援藏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农牧民权益,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牧民的根本利益。

     36岁的日喀则地区仁布县藏族贫困农民布珠在刚刚搬迁的新房内看电视,而几个月前的他,是一个居无定所的贫困农民。如今,像布珠一样从我国内地援藏项目和资金中受益的西藏农牧民越来越多。

     2008年我区共完成5.78万户安居工程任务,31.2万农牧民实现年前乔迁新居。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西藏累计已有17万户、86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

     今后援藏工作的任务仍很艰巨,责任仍很重大,但新形势下的援藏工作一定会大有可为。

     首先,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西藏与内地联系、沟通和协调工作,积极研究解决对口支援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要继续坚持以干部支援和项目援助相结合,加快农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三,在选派好援藏干部的同时,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批长期建藏干部。第四,在项目援助上,逐步从“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适当安排一些农牧区急需的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更多农牧民受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