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第五批援藏干部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满怀着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满腔热爱,追寻着第四批援藏干部的光辉足迹,走进雪域高原,开始了新一轮的援藏生涯。从首府拉萨到三江流域,从羌塘草原到“西藏江南”,从狮泉河畔到后藏大地,到处都有他们奉献的身影,到处都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足迹。
三年来,他们在西藏这样条件艰苦和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的特殊环境中,受到了“老西藏精神”的生动教育。同时,也把“延安精神”、“铁人精神”等一个个“地标性”的精神融入到西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西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特别能吃苦。三年来,援藏干部们放弃内地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头疼、恶心、几乎整个晚上都睡不着的强烈高原反应,甚至顾不上自己带病的身体,与当地百姓同迎日月,共送晚霞……
特别能战斗。三年的援藏生活中,他们有些连续几十天战斗在工作岗位,平均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没有休过一次年假,过过一次周末。有些为了更好开发当地的资源,解决制约当地发展致富的瓶颈,上下高原不知多少次,请专家,跑项目,却“路过家门而不入”……
特别能忍耐。三年来,他们坚守雪域高原,忍受着工作之余的孤单和寂寞,忍受着对家人的无穷思念,也忍受着家人对自己早日归家的期盼,然而他们却依旧笑容满面,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据统计,三年来,仅对口支援阿里地区的援藏干部中,就有15名同志在亲人去世、亲属病重住院期间坚守工作岗位……
特别能团结。三年来,他们牢记使命,不仅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们的团结互助,与同事打成一片,虚心请教,坦诚交流,而且也十分注重紧紧围绕西藏社会发展和稳定各项工作大局,高举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努力为建设西藏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特别能奉献。援藏干部中,有很多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三年来,他们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耐心地把自己的所学无私地奉献给了雪域人民……
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西藏各族人民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奔致富路,共走光明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带来的自尊、自信和自强。
一直以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援藏干部们的心中不停地激荡,我想,对于他们来讲,当回首这三年的难忘时光时,应当为自己为西藏各族人民做出的贡献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他们青春无悔,他们此行无悔。
三年里,他们与西藏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奋斗,砥砺奋进。三年里,他们与西藏各族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而如今,他们将要离开西藏踏上归程。尽管有太多的不舍,尽管有太多的话说,可在挥手之间,却难说再见……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