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接了一个电话,让我心情澎湃。打电话的是武汉市第五批援藏干部、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县委书记苏霓斌,他问编辑部有没有收到他写的小品文《泽当小屋》。泽当小屋,一个挺雅致的名字,仔细阅读,才知道原来是他居住的小平房的雅号。我一直把我居住的小房子称为拉萨小屋,并赋予它两层含义:一生我养我的地方在内地,二体现我人生价值的地方是拉萨。不知那位未曾谋面的援藏干部苏霓斌是否有同样的感受,不过,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我们都把雪域当成自己的家。
有了家,心中就会心花怒放。《上甘岭》插曲《谁不说俺家乡美》经常萦绕于耳边。要把家变美好,客观环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用心经营它,努力打扮它。泽当小屋的主人在小屋前的空地上栽花种草,从内地带来的菜种也在自己的房前屋后试种成功。我没有苏霓斌同志那些可利用的空间,但我花盆里的豌豆和土豆告诉我绿色常在,有了绿色就找到了家的感觉;有了家的感觉,生命之树必然常青。
心中有了家,事业才能生根发芽。笔者认为,不必把援藏看作任务,也不要常把使命挂在嘴边。因为我们为了让家祥和、幸福、美满,往往在心中树立目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憋足了劲向那个目标努力。援藏干部怎样为雪域这个共同的家锦上添花?做好应该做的事就是不断为家尽力。哪些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呢?毫无疑问,本职工作是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既然是我们的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现在,全区上下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可以说,援藏干部几乎全是共产党员,我们这些共产党员要让当地干部群众看出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让这一面面旗帜闪耀着党的光辉。
有了心中的这个家,走到哪里都牵挂。三年援藏,转瞬即逝,然雪域的这个家已在心中扎了根。别说三年期限已过回到内地会想这个家,就是在西藏岗位上时,即使离开几天时间,心中总想着工作有没有正常开展?该传达的惠民政策有没有走村入户?结对帮扶的对象最近有何进展?如此等等。只要你在心中认了这个家,无论走到哪里,你的心中都会充满牵挂。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雪域有个家,这是所有的援藏干部们都很熟悉的地方。只要在这里生活过、工作过、感慨过,就有了那份割舍不掉的情愫。这是家的内涵,也是一批批援藏干部一步三回头的根本原因。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