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就像我轻轻的来。拉萨少了一个王悦,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而对于我来说,在拉萨的一年,是我永远铭记于心,永远不会淡忘的一年。
别了,拉萨。从此我告别了这片圣土。在这个离佛祖居住的地方最靠近的城市,我的心似乎已经告别了北京般的喧嚣,告别了北京般的不安和躁动。替代它的,是平和、平静而又不平凡的一颗新心。我的思想,似乎也被这个神佛居住的世界所洗礼。
别了,拉萨。告别了这片洗过一样碧蓝的天空,洗过一样洁白的层云,和渗透着酥油和藏香混合起来却又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我离别了拉萨。这是一片我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永远铭记的颜色和味道,这是一方我走到哪里,都会牵挂的沃土。
别了,拉萨。我告别了我所有的朋友。他们也许没有内地人皮肤细腻,他们也许没有内地人衣着华美,甚至他们也许没有内地人良好的卫生条件。但是他们是最富有的,因为他们有一颗最最美丽的心灵。在西藏能看到很多五体投地的朝圣者,他们可能是不远千里从各地一直磕长头赶到拉萨的。他们的手脚是肮脏的,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是最纯净的。
别了,拉萨。我爱这神圣的地方,我爱这蔚蓝的天空,我爱这善良的人民。我离开了拉萨,拉萨不是属于我的,北京才是我的家。可是我回到北京,街上有如此多的汽车,还有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我仿佛成了一个外乡人,本是一个北京人的我,面对如此吵闹拥挤的街头,好像一时迷失了自己。
我跟朋友戏谑,我已经不是北京人了。北京的变化实在太快了,这次回来,我已经发现,公交车的坐法和我离开之前已经大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人已经手持公交IC卡划卡买票了。出租汽车因为原油价格飞涨,已经由每公里一块六提高到了每公里两块钱。北京又新盖好了不少高楼,北大团委旧楼已经拆平,在农园东北面一大片空地要起新的大楼。我家旁边的单位又成了工地,据说是要盖一座挡住我家阳光的图书馆。
这些都改变了,我现在还不知道的改变可能更多。好在我的父母没有变,我的朋友没有变,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工作、学习、生活,一如既往地爱我。
现在回想起来进藏前的忐忑,真的是有些好笑。一年前在北京收拾东西的时候,曾经很担心,不知在拉萨是否能够买到牙膏和牙刷。因为在我印象中,真的不知道今天的拉萨是什么样子,只知道拉萨的布达拉宫,错误的观念甚至误以为拉萨还会有人住在帐篷里。之后我又担心,在拉萨是否能吃到新鲜的水果。所以在郑州大学志愿者培训的时候,我天天都要吃比别人多很多的西瓜。虽然那西瓜好似馒头一样洁白。
当我亲身到拉萨之后,一切的顾虑全部打消了。看到整齐的市容,公路边一片片标准化的安居房,尤其是在德吉路和北京路交汇的路口,那个醒目的“国际标榜美容美发SPA生活馆”大招牌,让我感到,拉萨是一个比内地丝毫不逊色的现代化都市。
当我见第一次见到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时,我觉得自己甚至不能呼吸了。布达拉宫的美不能用语言形容,只有亲身站在她的脚下,用自己的眼睛和身体去感受,才能渐渐体会这种神奇、神秘、神圣的感觉。
我所服务的拉萨中学就位于布达拉宫西北,每天上班坐在办公室,只要一抬头,就可以饱览她的盛景。我觉得我在拉萨的生活是奢侈的,多少人终其一生希望能亲眼瞻仰布达拉宫的雄姿却没有机会,而我却能天天一遍又一遍贪婪的仰望着她的倩影。
拉萨的生活和北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有家和没家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家永远是对人吸引力最大的地方,有了家你不会乱跑,你会尽早的回家。而没有家的人,在哪里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你会浪迹天涯,去寻找家一样的感觉。
走了,我离开了拉萨,回到了自己的家。
我始终坚信,分别是为了下一次聚首,我会再回拉萨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