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 我的援藏时光

徐国赞的援藏趣忆之四:诚能融冰(下)

2015年05月14日 16:43    来源:山东援藏网    记者 徐国赞
分享到:    

    援藏于萨迦中学,生活艰苦,我们可以将就;不给工作,我们可以创造机会争取。但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招架不了的,那就是剧烈的高原反应。开始时,大家都咬牙坚持,大约过了一个月,终于支撑不住了,除了上课,一个个都躺在床上起不来。仲秋节和国庆节,作为分队长的我,苦撑着炒了几个菜,可是喊不起一个人来吃;正值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任凭我将电视转播说得天花乱坠,可就是动员不起一个人去观看。一个个不吃不喝,没精打采,面黄肌瘦,如霜打的黄瓜。尤其是任立春老师,东西不吃一点,却呕吐连声不止,胃里的粘液吐得一滩又一滩。各种药品成把地吃,可越吃越像要倒出胃和肠子来。眼看着他生命有危险,同样精疲力竭的我们不得不拖着沉重的身体,深更半夜被群狗追着咬,也只得一次次将他架到县医院去。医院说,病情太严重,他们无能为力,建议立即派人陪护送地区人民医院住院治。即便如此,我们其他人也还是上课、劳动不缺勤。

    三个星期后,负责护理任老师的孔庆桐老师捎信说他不会做病号饭,于是我便去取代他。没想到,这一去引发我与队长赵维东之间的一场大地震。

    乘公共汽车赶进日喀则队长赵维东同志(山东省教委处长)的办公室时,天色已晚。赵处长的办公室在教体局的二楼,一间房兼做办公室、宿舍和厨房,任立春老师的病号饭也在这里做。吃过晚饭,赵处长让我汇报萨迦分队的情况。我将学校不关心我们生活、不分配我们工作的情况作了具体叙述后,直接说出了大家的共同看法:校长对我们有成见。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成见”一词引起了赵处长火山爆发似的盛怒。他声色俱厉,大声质问:“怎么有成见?什么是成见!”很明显,他认为问题出在我们身上,不受欢迎是我们表现不好所致。记得当年有句俗语是理解万岁,本来我就满肚子委屈无处发泄,受到藏族校长的不公对待也就罢了,连自己领导也出口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郁积的懊恼成了火药,爆炸似地怕大吼:“你说什么叫成见?你不信任我,我无法向你解释,我马上回萨迦去!”且边说边动身。显然,我们两人谁也没想到彼此会如此激动,又都以为错在对方,一时势成骑虎,难以收场。从惊愕中反应过来的孔庆桐,上前紧紧抱住我:“老徐,冷静点儿。黑天半夜,怎么回萨迦?无论如何,等明天再说!”我仍余怒难消:“别人误解,自己的领导也有偏见,让人心凉透了!”当时,我决意离开,先找旅店住下,明天一早就回萨迦。幸亏孔庆桐紧抱不放,才避免了事态向不可收拾的程度发展。此后,我们始终相互僵持,话都基本不说。

    当时我真的觉得赵处长对我有成见。不过,扪心自问,有成见也事出有因,我自己也难辞其咎。回想起来,赴藏路上,我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赵处长是一个谨慎负责的领导,办事追求圆满乃至卓越。可是,路上以我为分队长的青岛分队偏偏就出了几次差错。路经西安,副分队长的张丕河在大雁塔走丢了,影响了全队的集体行动;我在成都参观都江堰时也掉了队,害得全队乘车转着圈寻找了大半天;尤为难堪的是,在成都参观杜甫草堂前,我答应跟处长一同去火车站提取托运的行李,却在游园中迷失了方向耽误了规定的时间。杜甫草堂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色秀丽,古迹众多,假山怪石,碧水小桥,莺歌燕舞,蜂鸣蝶唱,竹树掩映,葱郁峥嵘,幽深静谧。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初进这江南名苑,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迷花倚石,目不暇接,千岩万转,在陶醉中忘记了东西南北。想到还有任务在身,急得乱转,可就是找不到公园出口。待到出了公园,早已不见了处长他们的身影。自己错了,很觉羞愧。如若处长认为我口是心非,阳奉阴违,那也是咎由自取。20多年过去了,一直难以启齿解释,起初是担心处长不理解而弄巧成拙,后来又觉得处长转变了对我的看法而没有必要,直至今日也未从开口。

    在孔庆桐的劝说下,我为任立春在日喀则留了下来。但和赵处长在一起,总觉别扭,无话可说。过了十多天,赵处长对我说:“明天我和教体局领导要到各教学点去巡视,大约半个月。日喀则电压极为不稳,出门一定要拉下电闸,以免出事故!”我不屑地一口答应。

    当年,在西藏要买到猪肉很不容易。正所谓缺者为贵,一次,病号任立春老师对我说,猪皮不要扔掉,可以用高压锅煮成猪皮冻。没想到就因为做猪皮冻差点出了大乱子。那次,我将肉皮放进高压锅里,便给任老师送饭去,心想,加进了大半锅水,估计烧半个小时没问题。岂知就在这半个小时里,就发生了问题:我从医院赶回教体局,刚进一楼,就发现走廊黑里烟弥漫,油烟呛人。下意识立即告诉我准是电炉子上的锅出事了!几步跨上二楼,看见浓烟中教体局多吉平措书记五六人手拿钳子、起子和棍子,捂着鼻子往外跑。多吉平措书记一见我,就半带埋怨半批评地说:“怎么搞的!出门不拉电闸?若不是我们撬锁砸门,麻烦就大了!”谢天谢地,还算侥幸没起火!只可惜半锅肉皮成了锅底一滩焦渣。想起赵处长行前的特意嘱咐,心中极为羞愧和慌恐——这次真的是自己犯了错,受到训斥是活该。

    在焦虑忐忑中,诚慌诚恐地等待着赵处长的那场的狂风暴雨。然而,大出意料,赵处长回来时是一脸灿烂,与行前的阴郁判若两人。很想趁他心情好赶紧作检讨,可他似乎总是不让你开口:“徐老师,泡茶,司机藏族师傅辛苦了。”刚沏好了茶,他又吩咐:“徐老师,炖上牛羊肉,想法炒几个菜,为师傅洗尘!”很反常!又炒菜又置酒,笑意要从脸上滚下来!赵处长一向简朴,要求严谨,平常就是馒头就咸菜,家里寄来的营养品都送给了其他人,今天虽说是为了司机,但炒这么多菜还是不正常!喝酒开始了,他兴奋地敬师傅,也自己畅饮,还频频举杯劝我。畅快淋漓,话如长江,滔滔不绝,根本不给我检讨的机会,每当我“处长,我犯错误了……”几个字刚出口中,他就以迅雷之势截断我的话:“今日高兴,别的不谈!”送走酩酊大醉的藏族司机,迷底也就揭开了。赵处长告诉我,我不拉电闸差点失火的事,他刚进教体局时就从多吉平措书记口中知道了。之所以他不想为提此事,是因为这次到萨迦知道了我们干得很出色而特高兴。他告诉我,这次他和教体局的领导去萨迦中学,就是去解决我们教学队与学校的矛盾问题。萨迦县中学一直拒绝接受援藏教师,即使我们去了也还不断打报告要求将我们调离。本来教体局决定将7名援藏教师中调走5人,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拉琼校长死活不放人。问他为什么前后不一致,他说两个月中看到了真心援藏的好老师:工作积极,业务能力强,任劳任怨,以校为家,深受学生欢迎;生活严谨,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严格,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劳动;尊重并真心培养藏族老师,主动为学校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协助校长进行学校管理……这样的援藏老师多多益善,只许进不能出。最后教体局和中学达成妥协,除了将有病的任立春调到海拔较低的亚东县中学和将原师范教师徐国赞调去地区师范外,其余5人一个不动。赵处长亲自了解了这些情况,认为萨迦分队怨天成人、无事生非的想法打消了,长期郁积心中的恼怒像阳光下的冰一样消释了。

    真诚,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力量,它像一炉炭火,温暖着人心。

    援藏结束回到内地后,许多人问,你援藏得到了什么?升官?还是发财?我职务未提半级,工资未增一分,仍是普通教师一个,但还是觉得很有收获。哲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因为援藏,我得到了很多知己,有汉族,有藏族,有老师,有学生,有领导,有同事,像赵处长、拉琼校长都是。于是又有人问:为什么你能赢得别人信任?我的体会:无他,唯有真诚而已。

    真的,真诚能赢得尊重,真诚能消除误解,真诚能融化心中隔阂!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