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来的时候,这里是荒凉的沙山,湛蓝的天空,苍凉的四月;经历了山川的新绿,田野的丰收,转眼到了深秋的十月,满眼的黄叶飞舞,山头已白雪覆盖,离别的风已经悄然吹起。到来的时候,我们是满眼的陌生,迎接我们的是洁白的哈达;经历了磨合,熟悉,亲密无间,转眼到来的离别,欢送的还是哈达,带走的是和山南永远割不断的情缘。
到山南人民医院工作半年时间,仿佛一转眼。我们四个来自湖北不同医院的同仁不但利用自身的知识服务于山南,也从中获得了一种别样的满足,和当地的医生护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外科的援藏实力是最强的。我们的队长郑科炎主任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普外科教授,但是来到这里,他丝毫没有教授的架子,每天坚持查房,讲课,和当地医生一起开展手术,传授新技术。最令我感动的是,一次凌晨2点我接到科室电话做急诊剖腹产,出门时看见队长房间的灯也亮着,来到手术室,这里灯火通明。原来一名汽修工在工作时摔伤,肝破裂,大量失血约4000毫升,血源紧张,条件简陋,队长从开始就一只手紧握肝动脉处止血,一只手和助手配合手术。到手术结束的时候,他的手已经维持不动近2小时,僵硬得无法伸展,但是这样一个病人获得了生的机会,这是人民医院抢救成功的第一例肝破裂。第二天早上,队长依然出现在病房,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永远没有豪言状语,却永远脚踏实地。
来自湖北同济医院脑外科的郭东生教授是一位留洋的博士,他带来的是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脑外科手术是讲究的是高、精、尖,细微之处见真功。郭教授不仅帮助当地医生提高手术的技巧,鉴于当地病例数量较少,手术平台不高,还主动提出带医生回同济进修,主动负担其进修费用,架起山南人民医院和湖北同济医院友谊的桥梁。
来自湖北新华医院的陈武雄是一位高级经济师,这次应当地医院的要求来到西藏,帮助他们在医院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上进行规范和指导,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我来自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是一名妇科医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内地发达地区,妇产科专业已经有了更细致的区分和方向,手术也向着微创方向发展。但是山南人民医院妇产科是一个综合科室,大部分病人是产科病人,妇科手术开展有限。我利用当地条件开展了腹腔镜手术,并带领当地医生首次开展了LEEP刀技术,这项技术在整个西藏开展都不广泛。经过10几例病人的操作和示范,当地医生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LEEP刀技术,相信即使我离开,这项技术也会在山南生根发芽。
半年,真是弹指一挥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该做的事情很多,做到的却太少,而我们得到的却太多太多。从行署的专员,医院的院长,科室的主任到普通的医生护士,半年来我们见到的每一张脸孔都是微笑,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充满感谢;他们关心我们的每一点困难,从换洗床单到中秋的问候,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我们有需求,总是第一时间解决。
半年,真是弹指一挥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一种在内地感觉不到的尊重。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恶劣,在内地看病我们都有着一种不自觉的防范之心,而在这里,患者的眼睛里溢出来的那一种真诚,纯净和信任让人不由得不尽心尽力。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位宫颈术后出血的病人行止血处理,由于出血点较深,我大约花费了一个小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没有麻醉,我深知患者难受,但整个过程老人都没有哼一声,手术结束时,老人向着我深深的鞠躬,举着双手,伸着大拇指,喃喃的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那一刻我差一点涌出泪来。十年,从医十年第一次感到这样的自豪和惭愧,为内心那一丝防范而惭愧,为这样的尊重而惭愧。
但是别离的脚步还是到来了,再多的不舍也但不住时间的流逝。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深知,这样的一段岁月在我们的生命中是那样的特殊,那样的辉煌,那样的不可遗忘。山南将深藏在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地方,将萦绕在我们的午夜梦回。虽然离开了,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对这里的牵挂将是一条长长的哈达,一头牵着这里,一头飞向湖北,飞向武汉,飞向永恒。
再见了山南,再见了朋友们。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